
上古汉语研究 集刊
简 介:《上古汉语研究》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历史语言学研究一室主办、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的系列学术集刊(暂定每年一辑),也是目前为止唯一的以上古汉语(东汉及其以前的汉语)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集刊,主要发表原创上古汉语及其相关专业的学术论文,以期增强国内外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促进传统语言学与现代语言学的融合,推动上古汉语文字、音韵(语音)、训诂(词汇)、语法等研究的全面发展。
-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 主 编:孟蓬生
- 创刊时间:2016
- 出版周期:年刊
- 地址:中国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 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0-17229-5
- 单价:
- 总价:
总第辑
上古漢字創造的任意性和約束性考察——以周代金文一組異構字馬例略作說明
趙誠[1]
(1-17)
釋甲骨文"璞"(搏)字的異體
連佳鹏[1]
(18-21)
新出兩件曾子鼎繹讀
黃錦前[1]
(22-34)
談清華肆《筮法》第二十六節《祟》篇中的"( )"(竈)字
季旭昪[1]
(35-45)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筒》(柒)虛詞札記
陳斯鵬[1]
(46-50)
清華簡《子犯子餘》"桊"字試釋
孟躍龍[1]
(51-56)
《易林》校勘一得——兼談江陵鳳凰山漢簡中的"( )"字
李家浩[1]
(57-61)
論北大簡《蒼頡篇》源自秦國底本——以簡55"桶概參斗"爲討論的對象
蘇建洲[1]
(62-72)
度量衡單位量詞"分"的泛化
魏德勝[1]
(73-76)
談《史記·孫子吳起列傳》的"臏"和"黥"
孫玉文[1,2]
(77-88)
枚乘《梁王菟園賦》校補
蕭旭[1]
(89-103)
出土戰國文獻二價動詞"伐"研究
張玉金[1]
(104-114)
上古漢語形式賓語句研究
張萍[1]
(115-135)
尋找典籍文本的年代標記——以清華簡《尚書》類文獻爲例
張連航[1]
(136-145)
從押韻的角度談談《恒先》的編聯
李銳[1]
(146-148)
馬王堆漢墓帛書《陰陽五行》甲篇《雜占之七》綴合校釋
名和敏光[1]
(149-157)
論有地域標記的歷史方言材料的提取
游帥[1]
(158-170)
論《釋名》的經學屬性
劉青松[1]
(171-179)
王念孫《詩經群經楚辭合韻譜》校釋
趙曉慶[1]
(180-196)
《上古漢語研究》稿約
(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