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01月16日 Thu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新丝路

新丝路

New Silk Road

简  介:《新丝路》杂志是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应运而生,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登记,由陕西省社会发展研究会主管、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国内统一出版物号:CN61-1499/C,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2095-9923,邮发代号:52-199。办刊宗旨为刊发“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发展研究成果,传承丝路文化,弘扬丝路精神,为丝路经济科学决策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辅助。

  • 主管单位:陕西省社会发展研究会
  • 主办单位:陕西省社会发展研究会
  • 创刊时间:2015
  • 出版周期:旬刊
  • 地址:西安市666号信箱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9923
  • 国内统一刊号:CN 61-1499/C
  • 邮发代号:52-199
  • 单价
  • 总价

2024年 第36期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现实路径探赜 武雅智[1] (1-3)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在“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中的价值体现探析 樊狄宁[1] (4-6)

新时代共同富裕思想在海南东部农村地区的实践向度审思——基于海经贸“三下乡”团队实践考察 陈婷[1] (7-10)

发展咖啡产业 助推乡村振兴——以云南省保山市潞江坝新寨村为例 孟渝婷[1];王晓怡[1] (11-13)

从乡村建设到乡村经营的安宁实践 李丽利[1] (14-16)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的哲学基础研究 张云霞[1] (17-20)

中国共产党百年斗争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经验 黄桥[1] (21-23)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的三维诠释:生成理路、核心要义与当代价值 蒋颖[1] (24-26)

以“第二个结合”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三重维度 刘艳[1];廖渝[1] (27-29)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思想的哲学审视 孟佳伟[1] (30-32)

以人才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探究 张迎建[1];郭燕茹[1] (33-35)

新时代做好调查研究的内涵要义、实践要求与现实意义 张胜男[1] (36-38)

“两个结合”是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路径 王廷英[1] (39-41)

新发展格局下县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邓阳姣[1];吴小红[1] (42-44)

数字经济背景下河北省智慧物流发展问题和策略研究 乔寒[1] (45-47)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实践观探微 王鑫[1] (48-50)

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关系问题 冯瑞[1] (51-53)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的新思考 曹微[1] (54-56)

《共产党宣言》蕴含的核心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丁静[1] (57-59)

新质生产力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李林肖[1] (60-62)

农村基层协商民主模式研究——以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上洋村“议约互促”为例 郑伟昊[1];戴于浩[2] (63-65)

留学回国人员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陈蕾[1] (66-68)

随迁老人养老现状及对策研究——以鲁西北W县为例 高俊凯[1] (69-71)

人口负增长阶段推动我国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对策研究 范梦尧[1] (72-74)

治理理论视角下安徽省芜湖市老年助餐服务研究 陶健[1];郭镜[1] (75-77)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残疾人就业适应性研究 郁万青[1] (78-80)

文化自信视域下广西红色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路径研究 黄思朗[1];刘宇昂[2] (81-83)

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研究 吴超楠[1] (84-86)

以红色文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意义与路径研究 王明月[1] (87-89)

超越竞技:女排精神的演进、传承与时代价值 刁炫力[1] (90-92)

数字时代背景下美术馆提升文化服务水平的路径 李春红[1] (93-95)

资助育人视域下高校贫困生诚信感恩教育路径研究 刘悦[1];张艳[1];钱东洋[1] (96-9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彭妍年[1] (99-101)

黄炎培职业道德教育思想对培育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现实启示 吴燕[1] (102-104)

面向产业发展需求的高职“三教”改革的路径研究 周钰[1] (105-107)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探究 朱安生[1] (108-110)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仪式教育的困境及其突破路径 程倩[1] (111-113)

“六个必须坚持”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刘雪娇[1] (114-116)

新时代高职学生爱国奋斗精神的培育路径研究 谢梅[1] (117-119)

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研究 王聪[1] (120-122)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思政改革探索 张茜茜[1] (123-125)

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协同育人的现实路径研究 周浩东[1];吕俊霖[1] (126-128)

新时代新疆职业院校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探析 缑妮妮[1];周瑾[1] (129-131)

“微时代”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策略研究 周娅娜[1] (132-134)

我国高校国防教育的现状及优化路径研究 蔡振京[1] (135-137)

新时代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路径研究 黄硕[1];张光耀[1] (138-140)

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意义、挑战及优化策略研究 李林[1] (141-143)

高职师范院校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探索——以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李静[1];王佳雯[1] (144-146)

新时代航空类专业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意蕴及路径研究 梁雁玲[1] (147-149)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路径探析 周一帆[1];周瑾[1];李战锋[2];刘大华[2] (150-152)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二级党组织纪检委员队伍建设问题研究——以H高职院校为例 李远帆[1] (153-155)

红色文化赋能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内在机理与实践进路 郑砚璐[1] (156-158)

提升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价值创造能力的路径 陶苏夏[1] (159-161)

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 邬秀叶[1] (162-164)

样板党支部建设视域下高校党支部组织力提升的路径探析 邓丹[1] (165-167)

高校图书馆党建工作的创新路径研究——以新疆农业大学图书馆为例 李钧梅[1] (168-170)

新局·困局·破局:数字技术赋能党内法规执行力建设的三维视角 吴斯彤[1];陈延华[1] (171-173)

基层党校系统开展党史党建学科建设的困境及联合办学探索 杨杰[1] (174-176)

跨校区研究生流动党员管理机制研究 郭乐怡[1];林丽霞[1];李高楠[1] (177-179)

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策略研究 李鹏鹏[1] (180-182)

加强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思路 李睿洁[1] (183-185)

发挥党建在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中引领作用的挑战与策略 刘青[1] (186-188)

党建工作与媒体转型融合发展的重要性与路径探析 徐圣[1] (189-191)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分析 李思华[1] (192-194)

国有企业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路径研究 王向会[1] (195-197)

新时代党建引领国有企业经营发展研究 伍旼旼[1] (198-200)

增强基层水利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策略研究 章乐星[1] (201-203)

国有企业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路径探究——以国有发电企业为例 郭晓红[1] (204-206)

X市供电公司数字化转型策略研究 林枭[1] (207-209)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策略探讨 牛宝蓉[1] (210-212)

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化策略审思 邢淑梅[1] (213-215)

学生党建融入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创新路径 薛玉[1];周辉[1] (216-219)

高校党建“双创”工作与学科建设融合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阎舟[1] (220-222)

高职院校高效开展社会培训服务的路径研究 李文尧[1] (223-225)

全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路径研究 周健[1];崔运浩[1];李玢钰[1];刘默[1];薛丹阳[1] (226-228)

数智时代下高职学生数字素养培养路径研究 杨蓓蓓[1];管星星[1] (229-231)

实用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及对策研究 曾雅馨[1] (232-234)

文化自信视角下我国高校国际化发展路径探索 李波[1] (235-237)

新时代背景下提升高校共青团工作实效性的路径分析 史晶璐[1];刘宇[2] (238-240)

自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路径研究 张琼丹[1];梁志兰[1];林玉梅[1] (241-243)

新疆“五大战略定位”背景下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 包东娅[1] (244-246)

全媒体背景下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特征与引导策略 王文消[1];毛学良[1] (247-249)

从“嵌入”到“引领”:高校党建带动校园安全建设研究 刘燕[1];许屹山[1] (250-252)

教育家精神引领下鞍山市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马悦[1] (253-255)

人工智能时代筑牢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防线的必要性及策略研究 张姗[1] (256-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