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orthwest Minzu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19-2020)、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
曾用刊名: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简 介:《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西北民族大学主办,创刊于1979年,自创刊以来,始终突出民族特色和区域研究,关注当代社会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一贯选用资料翔实、逻辑严谨、论证科学且具有创新性的学术成果,常设栏目有民族学、宗教学、人类学、历史、经济、哲学、法学、语言学等。
-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 创刊时间:1979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西北新村1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5140
- 国内统一刊号:CN 62-1185/C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1期
中华民族的共同体属性——以“五个相互关系”为中心的讨论
陈纪[1,2];陈翔宇[2]
(1-11)
文化线路遗产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逻辑
李然[1,2];林婵娟[1]
(12-21)
数字智能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高质量发展:核心要素、逻辑机理与实践进路
王丽莹[1];王安全[1]
(22-31)
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的价值意涵、架构维度与实践路径
宋天琢[1];卞成林[1]
(32-42)
中华民族包容性与凝聚力的逻辑关系探析
张会龙[1];杨菊美[1]
(43-53)
去留之间:西部乡村外地青年教师地缘身份认同研究——以X省Q镇为例
郭学军[1];李若楠[1];王佳恒[1]
(54-64)
民族团结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地方实践——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
敏承华[1];陈彦余[1,2]
(65-75)
个人不确定性体验的生成机制及其反思
吴志鹏[1];文军[2]
(76-86)
数字平台驱动政府回应机制重塑的逻辑探寻——以G省Q州“12345”政务服务平台为例
郭婉儿[1]
(87-97)
新质生产力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内涵、困境与路向
李修远[1]
(98-108)
“十五五”时期中国沿边经济发展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方向
孙久文[1];虎琳[1]
(109-122)
创新型城市和智慧城市双试点政策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效应研究
何雄浪[1];邓舒耀[1]
(123-135)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产业空间体系演变
赵儒煜[1,2];肖茜文[1]
(136-147)
菊池五山《五山堂诗话》的成书及版本考述——兼论中日诗话互鉴
曾明[1];蔡冰冰[1]
(148-158)
“制造”世遗:丽江古城国家化、国际化进路中的主体间性研究
高志英[1];杨晓龙[1]
(159-168)
畲族民间故事中的中华民族共同性
邱开玉[1,2];李静[2]
(169-178)
大江大河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四渎”为例
魏欣宝[1];路其首[2]
(179-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