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04月02日 星期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管理现代化

管理现代化

Modernization of Management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19-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2-2013)、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

简  介:《管理现代化》杂志创办于1979年,是国家级经济理论和管理类综合性双月刊,创办于1979年,由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主办,主管单位中国科协。注重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的探讨与研究,综述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及走向,提供与企业发展相关的经济政策与法规动态,介绍国内外现代化管理的经验和进展。创刊以来《管理现代化》杂志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本刊刊名系国务院原副总理、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邹家华同志所题;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原国务院总理李鹏同志亲自推荐担任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名誉理事长的袁宝华同志,也十分关心并具体过问本刊工作。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
  • 创刊时间:1981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外大街甲6号21层3座2101-6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3-1154
  • 国内统一刊号:CN 11-1403/C
  • 邮发代号:2-218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1期

社会融资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吴圣金[1];冯剑锋[2];陈秋怡[3] (1-7)

智慧城市与就业:就业冲击还是就业促进?——基于智慧城市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郭震[1];赵玉帛[1,2];张秀娟[1];吴怡爽[1] (8-20)

农业新质生产力对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 陈培彬[1];黄可权[1];朱朝枝[2] (21-31)

数字经济何以提高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水平? 钟晓君[1];王冉冉[1];刘德学[2] (32-39)

地方性商业银行支持乡村振兴的影响因素研究——从年报文本挖掘到fsQCA组态分析 王婷[1];邓晓岚[2];杨麒立[2];蔡凌颖[2] (40-51)

国有参股提升民营上市公司经济价值了吗?——基于国有股东的资源效应与治理效应 沈佳坤[1];张军[1];陈道志[2];任玥桥[1] (52-61)

非正式制度与商业银行信贷分配:基于规范性与文化-认知性要素的分析 周亚拿[1];王可[2] (62-70)

地方政府透明度如何促进家庭消费需求释放 张明珠[1,2];孟宏玮[3] (71-80)

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核心能力的驱动路径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动态QCA分析 刘昕[1];魏小冲[1] (81-93)

不确定需求下考虑多级设施中断的电子信息产品分销中心选址与库存优化 王金妹[1];邱诗雅[1] (94-107)

外资持股与家族企业国际化 朱映寰[1];陈霞[2];黄晓浩[2];甘信祯[2] (108-119)

忧患型领导对员工变革支持行为的影响研究 任乐[1];苏圣琪[1];王性玉[1] (120-129)

考虑网络效应的农产品销售策略研究:本地销售vs直播销售 杨洁[1];王文利[1];徐春明[2] (130-138)

ESG评级分歧与企业创新:危机还是契机 黄陆巧[1];王蕾茜[2];李黎[3];王焰辉[3] (139-152)

知识员工可雇佣能力对离职倾向的影响研究——基于资源保存理论的调节中介模型 凌玲[1,2];章璐璐[3] (153-161)

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基于实证回归与fsQCA的混合分析 艾志红[1] (162-170)

环境不确定性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效应与机制研究 罗飞飞[1];邓德军[2];唐佳贤[1] (171-181)

生鲜冷链物流配送多车型动态车辆路径优化 宾厚[1];徐晶晶[1];王素杰[1];刘妃[1] (182-191)

社会资本研究进展:经济学视角下近30年文献回顾 宋妮妮[1];苏芳[2] (192-200)

传媒管理理论与传媒管理实践结合模式探究——评《传媒管理与实践》 王天琦[1] (201-201)

思想政治工作对食品企业管理的积极效应——评《食品企业管理》 李扬[1] (202-202)

基于OBE理念的教学模式在旅游管理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评《旅游管理教学案例》 阎丽[1] (203-204)

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融合研究——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王锐[1] (205-205)

融合教育理念与实践的桥梁——评《整合性教学设计》 陈思桥[1] (206-207)

乡村振兴与村落传统文化旅游经济发展研究——评《乡村振兴战略下传统村落文化旅游设计》 刘慧萍[1];张渊博[1] (208-208)

致谢 (209-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