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04月02日 星期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湖南包装

湖南包装

Hunan Packaging

简  介:《湖南包装》创刊于1983年,由湖南省包装总公司、湖南省包装联合会共同主办。2015年下半年起,《湖南包装》全新改版,旨在打造一份立足湖南、面向全国,具有前瞻视野的设计艺术类学术型期刊,拟变更刊名为《设计研究》(暂定)。本刊将秉承服务与创新的办刊理念,立足于服务设计院校与设计机构,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宗旨,开展全方位的学术研究,报道设计领域的新理念、新成果、新技术,搭建设计与创意产业产学研结合的桥梁,促进国内外设计艺术界的沟通与交流,推动我国设计产业可持续发展。

  • 主管单位:湖南省包装总公司
  • 主办单位:湖南省包装总公司;湖南省包装联合会
  • 创刊时间:1983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韶山北路356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1-4997
  •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098/TB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1期

丝路瓷韵——中原陶瓷与哈密巴里坤彩陶文化融合 祝丽君[1];靳雅彤[1];孔燕[1];王振亮[1] (F0002-F0002)

溯源与再定义:设计学科学术研究的重要方法论 陈楠[1] (I0001-I0001)

数智时代文化基因在城市建筑空间中的传承与创新 袁梓钦[1];贾亮明[1] (1-4)

视觉设计中的水墨形态与文脉——从“设计水墨”到“水墨设计” 郑中[1];黄光辉[1] (5-8)

符号学视角下三孔古建筑群设计美学研究 于俊蕾[1];张剑[1];黄锦辉[1] (9-12)

人居环境研究——泰山石敢当习俗设计中的中国文化与精神 姚洪涛[1];姚思文[2];李砚祖[1,3] (13-16)

“制器尚象”造物思想在茶具设计中的应用 员勃[1];陈一凡[1] (17-20)

道家美学对知名服装品牌LOGO设计的影响 雍自高[1,2];谢慧龄[2] (21-24)

视觉传达要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探析 马泉巍[1];程海燕[2] (25-29)

法国城市更新述评(1970—2023年) 吴文治[1,2];张瑶睿[1] (30-35)

设计与社会治理的结合:乡村生态治理的设计案例解析 王佳茜[1];武月琴[1] (36-38)

河西走廊壁画建筑图像研究综述 顾睿[1];胡月文[1] (39-42)

基于知识图谱的瑶族村落研究综述 司磊[1];蓝永健[1];梁燕敏[1] (43-48)

基于设计形态学的长沙窑瓷文具仿生逻辑分析 蒋妍捷[1];张玉山[2] (49-51)

基于ANP构建闽南乡村民宿多维感官体验的设计要素研究 王坤[1];欧阳武旻[2];温彩红[1];韩永[2,3] (52-56)

基于图像叙事的莆田元宵民俗文化视觉形象设计 何莹[1];王平[1] (57-59)

揭阳骑楼装饰文化内涵探析 董智斌[1];黄晓凡[1] (60-62)

云南哈尼族服饰纹样中亲生物性研究 曾俐[1];向言词[1] (63-67)

中国城市旅游形象标识视觉体验研究 刘旭晨[1];周睿[1] (68-71)

客房色彩特征循证研究——以君悦酒店为例 林家葳[1];宋立民[1] (72-76)

被动式技术驱动的工业遗产更新策略探究——以江西萍乡电瓷厂为例 李庆睿[1];邱雯茜[1];王顶[1] (77-80)

场景理论视域下天津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的沉浸式旅游活化策略研究 于子尧[1];周延伟[1] (81-84)

数字乡村战略下苏北地区乡村公共空间适老化改造设计 薛金璐[1];仝晓晓[1] (85-88)

场所精神导向下吐鲁番地区乡村景观设计 荣振霆[1];张旭冉[1] (89-92)

文旅融合背景下民族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再生研究——以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平岩村为例 张舒淇[1];黄如[2] (93-96)

商业空间中的导视系统对人流的影响——以完善江北虹悦城导视系统为例 周慧媛[1];查沁怡[1];郑曦阳[1] (97-99)

基于多元模式下的城市阅读新空间设计研究 潘佳宁[1];郑曦阳[1] (100-102)

基于城市微更新理念的社区中心改造方案设计 沈逸凡[1];屈云东[2] (103-107)

基于织补理论的历史街区环境空间改造——以岳阳洞庭南路为例 王彦钧[1];孙超法[1];孙士伟[2] (108-111)

荷花在园林及休闲农业中的应用 傅阳阳[1,2,3];刘琪龙[4];李炎林[1,2,3] (112-115)

屋顶花园景观生态设计研究 雷贵帅[1];廖石媛[2] (116-118)

基于KANO-AHP的桂林山水文化主题家具设计研究 牟彪[1];陆展飞[1];徐鑫[1];周纹汐[1] (119-123)

叙事学理论下广南侗寨非遗研学路径更新设计探究 蓝永健[1];梁燕敏[1];黄智孟[2];王成[2,3] (124-128)

符号学视阈下布依族背带图案解析及IP衍生设计 褚兴彪[1];欧远成[1];刘庆涛[1] (129-135)

“昭君出塞”叙事语境下黄陂泥塑衍生品的“意趣化”设计 张凯悦[1];刘卷[1] (136-139)

面向复杂环境的军用无人机抢修方舱造型设计 李慧君[1];吴志军[1];刘晶[1] (140-142)

自动驾驶网约车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盛砺冰[1];刘宗明[2] (143-149)

基于SET-FAHP-TRIZ的老年人公共座椅设计研究 梁熙楠[1];刘宗明[1,2] (150-154)

符号学视角下的朱仙镇木版年画文创产品设计分析 李彤[1];李美霞[1] (155-158)

蒋塘马灯舞傩面元素在文创产品中的设计策略 丁芯[1];孙超法[1] (159-163)

基于符号学视角下的楚雄彝族老虎笙文化的文创产品设计 康亮[1];孙璐瑶[1];熊璇[1] (164-167)

永陵二十四伎乐创新设计研究 杨璐溪[1];刘颖[1] (168-171)

黄河文化元素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谢金桃[1];莫珺驿[2];栾惠[3] (172-175)

振兴东北视角下大连老字号品牌设计与传播策略 许甲子[1,2];马赈辕[3];张雯[1] (176-180)

论艺术灯光设计与数字媒体艺术的多维切合 冷梅[1] (181-183)

基于动漫传播下的非遗民间剪纸艺术传承保护研究 李秀娟[1] (184-186)

基于叙事性设计理念的东北方言信息可视化设计 江洪丽[1];刘桂华[1] (187-190)

基于文化基因理念的蒙古包信息可视化设计 李静[1];潘炫辰[2];刘芳[3] (191-194)

试论全域旅游下土特产包装创新设计价值与意义 凌艺珊[1];赵亚静[2] (195-199)

梅山文化场域构建及文创产品包装设计 谢科迪[1];邢江浩[1] (200-203)

食品包装设计的多感官表达发展趋势研究 李晨鹭[1];梁秋雨[1];杨柳[1] (204-207)

西藏传统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与创新——以“唐卡”为例 杨洁[1];郭庆红[1] (208-210)

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学理认知、现实困境与实现方略——基于协同创新培养基地视角 万长林[1];邓静[1];王珺[1];彭慧宇[1] (211-214)

晋中地区文化资源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的应用——以晋中学院为例 刘卓[1];李鸣[1] (215-218)

虞燕琪 张洪菱 李相怡作品选登 虞燕琪[1];张洪菱[1];李相怡[1] (219-219)

相瑞璇 罗梓薇作品选登 相瑞璇[1];罗梓薇[1];俞洋[2];周映河[1] (220-220)

杨国兰作品选登 杨国兰[1];马琪[1] (221-221)

基于苏式旗袍的香膏包装设计 刘欣红[1];戴浩天[2];张智艳[1] (222-222)

申韵东窑——海派文化特色陶瓷文创设计 郑瑞苗[1];陈伟凡[1];李明月[1];王振亮[1];武璇[1] (223-223)

智能药警安全护航智能药盒设计 勾怡壬[1];祝丽君[1];靳雅彤[1];王振亮[1] (224-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