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学刊
Hebei Academic Journal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14)、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24)
简 介:《河北学刊》以传承学术文化,繁荣社科研究,推出探索性、前沿性、原创性科研精品为办刊宗旨。刊物坚持“二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关注国内外最新学术动态及热点理论课题,积极扶持学术新人,在学术界赢得较高声誉。刊物同时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等三大核心;为河北省“十佳期刊”、河北省“优秀期刊”、华北地区“优秀期刊”和“北方优秀期刊”。刊物所发表的论文在《新华文摘》、《中国社科文摘》、《高校社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报刊的复印转载率多年在全国保持前列位置。
- 主管单位:河北省社会科学院
- 主办单位:河北省社会科学院
- 创刊时间:1981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67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3-7071
- 国内统一刊号:CN 13-1020/C
- 邮发代号:18-25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1期
“秦人好兴事”及秦大型工程的历史言说与行政史教训
王子今[1,2]
(1-10)
体认即反思
沈顺福[1]
(11-19)
新质生产力的概念深诠与机理再探——兼论其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实践
解安[1,2];邵景润[1]
(20-29)
以中央主导型产业政策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江静[1,2];张冰瑶[2]
(30-36)
马克思历史前提决定论及其中国式现代化创新形态
肖士英[1]
(37-46)
回应性制度赋能:新时代基层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能力建设的制度分析
卢爱国[1,2]
(47-54)
中华美学史的性质及内在逻辑论
陈望衡[1]
(55-66)
汉语作为方法:从早期文字记录看汉语诗学的当代价值
张晶[1];刘璇[2]
(67-73)
甲骨文词典编纂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洪飏[1];吴昌昊[1]
(74-81)
产业匹配视角下的环京产研一体化圈建设策略
张可云[1];黎思灏[1]
(82-90)
文化的生死问题探源
韩东屏[1]
(91-97)
黄河下游流域的文化界说——兼论华北平原在黄河文化中的历史地位
王志民[1];宋宁[1]
(98-110)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史家的新经世致用论——以马克思主义史学四大家为中心
徐国利[1]
(111-121)
唯物史观指导下的明史研究检视
南炳文[1,2,3];常文相
(122-129)
适变与应变:“十五五”时期人口发展规划的新格局、新挑战及其实践路径
陆杰华[1,2];冯雨欣[2]
(130-139)
国家治理的社会创新: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的治理现代化
朱荟[1]
(140-151)
数字经济赋能养老服务业跨越“低水平均衡陷阱”
夏杰长[1];罗敬蔚[2]
(152-161)
中国特色农村养老服务的时代内涵、特征及其发展进路
杜鹏[1,2];李子洋[1]
(162-171)
平台灵活就业人员劳动权益保护的立法困境与对策
冯辉[1];贺小桐[1]
(172-182)
中国数字乡村政策关注度识别——基于“工具—场景”二维框架的文本分析
王俊芹[1,2];王聪聪[1]
(183-192)
“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共同体何以建构
王春城[1,2];郭一文[1]
(193-201)
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数字化治理:运作机理、实践悖论与风险规避
王鹏[1];王向清[2]
(202-209)
日本知识界认知中的五四运动
曹萌[1]
(210-217)
巩固、发展与抗日:中央红军东征期间与各方势力之周旋
郑康奇[1]
(218-224)
《河北学刊》2024年总目录
冀刊宣
(225-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