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域名将由www.ncpssd.org调整为,欢迎收藏使用!
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11月03日 星期一

积极营造有利于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李吉友


有利于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是一个单位、一个集体健康发展、永葆生机的基本前提,是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的重要保障。习主席深刻指出,要积极营造有利于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敢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善于发现、培养、使用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着力消除妨碍干部担当作为的各种因素,让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蔚然成风。当前,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着力营造有利于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和重要。必须多管齐下、综合施策,坚持从严要求、突出实干导向、大力崇尚创新,切实调动起广大党员干部勠力同心、矢志奋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坚持从严要求。“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有利于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首先源于严格的要求、严明的纪律、严谨的作风。纪律严明、作风过硬是我们党的鲜明特质和强大优势。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什么时候从严治党抓得紧、抓得实,党就充满生机活力,事业就蓬勃发展。当前,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担当有为,能以“赶考者”的姿态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但也不容忽视,仍有少数人在工作实践中存在精神懈怠、能力不足,甚至脱离群众、腐败变质等问题。唯有把严的标尺立起来、严的措施落下去,以严的基调涤荡歪风邪气、树立新风正气,才能促使党员干部一以贯之、持续发力、善作善成。要强化思想引领,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紧抓不放,加强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教育,推进廉洁文化建设,正本清源、固本培元,从思想深处拧紧螺丝、上紧发条;突出纪律约束,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对触碰“红线”、逾越“底线”的行为坚持“零容忍”态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切实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严肃作风整顿,把作风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工作抓紧抓实,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倡导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作风,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心思用在谋发展上、把力气使在解难题上。

突出实干导向。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历史不会辜负实干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反复强调要崇尚实干、狠抓落实,指出“我们靠实干创造了辉煌的过去,还要靠实干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有许多靠实干立身的先锋模范。王进喜以“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壮志豪情,带领石油工人为我国石油工业发展顽强拼搏;黄大发以“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坚定决心,历时30余年团结带领群众在悬崖绝壁上开凿出一条“生命渠”;谷文昌以“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铮铮誓言,给东山人民一个青山绿水的未来……为了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一代代共产党人燃烧激情、不懈奋斗,用实干担当谱写了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前进道路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必须持续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破除种种障碍,真正把工作干到位、把任务落实好。要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坚持把实干实绩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注重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考察识别干部,形成“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好干坏大不一样”的鲜明导向,激励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工作、勇于担当作为;搭建能力提升平台,通过业务培训、轮岗锻炼、师徒结对等方式,帮助党员干部弥补知识弱项、能力短板,不断提升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切实为党员干部卸下包袱、撑腰鼓劲,激发创先争优的内生动力。

大力鼓励创新。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只会停滞不前,唯有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才能为事业发展注入新动能。翻开历史长卷,典籍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创新激励,“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引导,都是中华民族崇尚创新的生动注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创新置于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把“坚持开拓创新”列为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我国创新活力持续激发,创新能力稳步增强。前进道路上,必须树立“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的价值指向,让创新的源泉充分涌流,不断开辟事业发展新境界。要更新思想观念,通过专题教育、交流研讨等方式,引导党员干部摒弃“经验主义”“路径依赖”的思维方式,树立“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不断提高以新视角分析问题、用新方法破解难题的行动自觉;搭建创新平台,常态开展群众性创新活动,鼓励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开展创新实践,让想创新的人才有舞台、有地位、有动力;完善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创新成果评价和奖励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让党员干部自觉把创新思维融入日常工作中,推动干事创业水平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