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11月26日 星期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西部文艺研究

西部文艺研究

Western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简  介:《西部文艺研究》的创刊旨在响应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加强甘肃省文艺理论期刊在繁荣文艺事业、推动文化发展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 主管单位:甘肃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主办单位:甘肃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创刊时间:2022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东岗西路668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7-2016
  • 国内统一刊号:CN 62-1223/I
  • 邮发代号:54-201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5期

群英荟萃 大美甘肃——甘肃著名景点主题创作美术作品展选登 (F0002-F0002)

依托丰厚历史文化自然资源 打造全国网络文学采风创作基地 王正茂[1] (5-7)

网络文学叙事与敦煌IP的多元呈现 欧阳友权[1,2] (8-9)

网络文学与敦煌 蒋胜男[1,2] (9-10)

文化不分国界,信仰是人类共通的语言 张勇[1] (10-10)

数字重生与文学表达:AI时代敦煌文化再转化的创新路径 沈荣[1] (11-12)

数字飞天:用网文讲述敦煌的新传说 丁粲[1] (13-14)

莫高精神与敦煌气象的时代绘卷 王熠[1] (14-15)

网络文艺中敦煌IP的呈现与转化 赵丽瑾[1] (15-17)

敦煌舞的创新发展与国际传播设想 欧建平[1] (17-21)

推动敦煌文化艺术更好地走向世界 杨富学[1] (21-22)

敦煌与20世纪中国美术院校教学——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走进敦煌的两所院校为例 苏晓佳[1] (23-31)

“一带一路”倡议下敦煌文化传播的现状及路径选择 奚临临[1] (32-37)

新西部文艺思潮,概念、意义与文化价值 李震[1] (39-41)

受历史和传统所召唤——新时代以来西部文艺创作新动向 徐兆寿[1];金新辉[1] (42-50)

西部作为方法:“新西部文艺”的地方路径初探 邹赞[1];杨钦增[1] (51-57)

李少君“新的美学原则”及其实践意义 邹茜[1] (58-64)

从人位到自然位:现代精神的道场与新秩序——读周庆荣《执灯而立》《凝视》等散文诗集 章闻哲 (65-69)

生态伦理视域下的诗志书写——评胡杨诗集《长城志》 王明博[1] (70-75)

以缄默之力制造回声——评朱怀金诗集《词语织布机》 刘一帆[1];苗霞[1] (76-79)

古典气质与现代情绪——评马嘶诗集《万古与浮力》 白子涵[1] (80-85)

长镜头下的异乡人——论丁小龙小说 庞洁[1] (86-91)

县域视角下的多重叙事阐释——论刘星元散文写作风格 苏敏[1] (92-96)

煮字为欢 写作为生——论马婷散文中女性视角的诗意现实主义 常晓军[1] (97-104)

镜中镜 梦中梦——苏童长篇小说《好天气》的先锋叙事 严婷[1] (105-108)

中式家庭的“平衡术”与“幸福经”——以《好天气》中的家庭叙事为例 孙小淅[1] (109-114)

被规训的灵魂:《好天气》中女性的三重困境 谭滢[1] (115-120)

百廿中国电影精神价值透视:爱情情感的时代演变 周星[1];王小尚[1] (122-132)

香港电影的爱国传统与进步思想(1935-2025) 康宁[1] (133-143)

伦理的镜像:台湾电影中的家庭叙事与观念变迁 黄钟军[1];田衍超[1] (144-151)

论延安电影团对新中国电影事业的贡献 高峯[1] (152-158)

《左宗棠收复新疆》:历史叙事的影像重构与历史记忆的当代性转化 阮青[1] (159-161)

论纪录片《左宗棠收复新疆》中家国情怀的时代价值 王吉祥[1] (162-163)

重走西征路镜头绘丹心:评纪录片《左宗棠收复新疆》 郭睿[1] (163-165)

历史题材如何破圈——纪录片《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叙事创新 李树林[1] (165-167)

《左宗棠收复新疆》:一段历史的影像铸刻与时代对话 刘妍初[1] (167-169)

影像“史诗”里的家国情——纪录片《左宗棠收复新疆》观后 李天喜[1] (169-170)

要反复讲那些值得讲的中国故事 张子艺 (170-172)

西域书风的确立与传承研究 仲嘉亮[1] (173-180)

徐无闻金文题跋批注蠡测——兼论其金文临摹观 徐海东[1] (181-186)

用笔墨重构中国士人精神与时代气象——《连辑百联书法集》的文化解码与艺术启示 严文科[1] (187-194)

在地性与时代性:当代宁夏主题性美术创作的视觉阐释与艺术突破 王嘉俐[1];贾峰[2] (195-202)

具象雕塑沉默主题的哲思与当代实践——以个人作品为例 强飞龙[1] (203-212)

立足地域与时代的笔墨表达——论郭殿声人物画创作 王子乐[1] (213-217)

论甘肃临夏鳌头傩的类型及其变异 徐光文[1] (218-223)

刘君《往事越千年》(中国画) (225-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