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11月19日 星期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澳门理工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澳门理工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Macao Polytechnic Institute

该刊已选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

简  介:《澳门理工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是澳门理工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1998年创刊。中文版,季刊,大16开本,每期208页。常设栏目有名家专论、港澳研究、区域经济、总编视角、中西文化、文学研究、语言翻译、历史研究等。自2011年改版以来,本刊博采众长,兼容并蓄,逐渐形成了学术厚重、品位高雅、特色鲜明、编辑规范的特点,现为全国高校社科名刊。

  • 主管单位:澳门理工大学
  • 主办单位:澳门理工大学
  • 创刊时间:1998
  • 出版周期:季刊
  • 地址:澳门高美士街澳门理工大学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0874-1824
  • 单价
  • 总价
  • 网站地址:journal.mpu.edu.mo

2025年 第4期

“楚文字學”的構建 李守奎[1] (5-26)

主持人語 劉澤生 (27-27)

擦亮“文化澳門” 這張金名片——寫在《澳門理工學報》創刊一百期之際 齊鵬飛[1,2] (28-39)

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內涵特徵與理論啟示 蔡赤萌[1,2] (40-54)

粤港澳大灣區建設——二十一世紀中國建設發展的獨特範式 米健[1,2] (55-68)

漢語形容詞的現代重構與語言接觸——以“重大、重要”為例 周菁[1,2];沈國威[2,3] (69-78)

語義違逆感和語法違逆感——從現象到方法再到理論 李文山[1] (79-92)

主持人語 林發欽[1] (93-93)

理解非遺保護系統性概念的三個維度 高丙中[1,2] (94-103)

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與國家文化典範建構 宋俊華[1,2] (104-112)

自然—文化關係視角中的海岸帶文化遺產保護與管理 張先清[1,2] (113-123)

主持人語 劉澤生 (124-124)

AI與學術期刊:賦能與祛魅 張耀銘[1] (125-141)

提升影響力:學術期刊在數智時代的生存之道 朱劍[1] (142-147)

匿名評審與編輯部評審之關係再辨 仲偉民[1,2] (148-152)

數智時代學術期刊發展的歷史辯證法 劉曙光[1] (153-158)

因勢利導 順勢而為——數智時代學術期刊的應對與變革 路育松[1] (159-163)

增删官方文學奬和調節非官方文學奬:長普京時代俄國文壇變化 林精華[1,2,3] (164-177)

朱光潛翻譯康德哲學主要術語的獨特性——以《西方美學史》康德一章為例 宛小平[1] (178-185)

成為現實:安東尼·史密斯的藝術與記憶認同思想 羅易扉[1] (186-193)

人民音樂家冼星海留法史實新探——兼及其藝術水準的評價問題 陳越[1] (194-205)

主持人語 付海晏[1] (206-206)

陷都小學教員周廉臣的西遷之旅 岳謙厚[1] (207-216)

另類“商客”:無錫“商民保姆”錢孫卿的上海歲月 付海晏[1] (217-228)

“古稀猶為家國計”:抗戰時期蔣維喬的日常生活 邸宏霆[1] (229-238)

《澳門理工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5年總目錄(第28卷第1~4期) (245-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