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社会研究
Journal of Intelligent Society
简 介:《智能社会研究》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哈尔滨工程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双月刊)。办刊条件《智能社会研究》重点刊发以智能社会为主题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接收稿件体裁包括论文、评论与争鸣、研究综述、研究报告、译文、书评、访谈。本刊既聚焦中国社会的智能化转型进程,同时倡导中国学者关注他国的智能化转型。文化传统《智能社会研究》坚持“根植本土、面向世界”的学术立场,以“探求真知,崇尚创新”为宗旨,倡导“源于实践、指向实践”的学风,为社会科学领域和交叉前沿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 主办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 创刊时间:2022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南通大街145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7-2091
- 国内统一刊号:CN 23-1615/C
- 邮发代号:14-375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2期
题词
(I0001-I0001)
重塑社会科学范式:智能社会科学的变革与前景
郭茂灿;范晓光
(1-5)
从技术到伦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多元社会影响
陈云松[1];陈茁[1]
(6-22)
智能社会的公众参与转型
梁玉成[1];赖小乔[1]
(23-43)
智能社会学: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下的社会变迁与社会学范式重构
郭茂灿[1];李芳[1];陈思妍[1]
(44-66)
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否促进社会科学的发展?
克里斯托弗·A.贝尔[1];张文菲[2];项卢杨[3]
(67-94)
大语言模型与机器学习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规范性应用——对REFORMS清单的回应与思考
吴愈晓[1]
(95-97)
主持人语
李煜
(98-104)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随机实验——机遇与挑战
陈忱[1]
(105-121)
硅基样本: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下的社会学研究方法创新
王元超[1];蓝翌宁[1];李景宸[2]
(122-137)
从ABM到GABM——生成式人工智能对社会模拟的重塑
王志超[1];吕泽宇[1]
(138-157)
大语言模型智能体能模仿问卷调查受访者吗?——来自中国人口数据的基准比较
周穆之[1];于璐[1];耿笑敏[1];罗岚[1];刘烨[2]
(158-178)
复现的限度——“硅基样本”的可能与可为
凌宛莹[1];崔思瞻[2]
(179-201)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文本编码中的应用——以裁判文书为例
金展旭[1];蔡天骥[1]
(202-224)
基于视觉语言模型的街景安全感评估信效度研究——与人工标注结果对比
贺力[1];何凌锋[1];冯佳丽[1];何国喜[1];左藤[2]
(225-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