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钥匙(汉文、蒙古文)
简 介:《金钥匙(汉文、蒙古文)》(双月刊),创刊于1981年。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主办的省级文艺理论与评论刊物。开设有“特别策划”、“专题研究”、“文学评论”、“艺术广角”、“文化视野”等专栏。
- 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创刊时间:1981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呼和浩特市机场南辅路5.5公里处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7-1443
- 国内统一刊号:CN 15-1381/I
- 邮发代号:16-13
- 单价:
- 总价:
2024年 第6期
评论家的风采
(I0001-I0005)
中国书法与文化自信
马韶晖[1,2]
(6-11)
后现代语境下“盘峰论争”再审视
邵文驰[1];毕兆明[1]
(12-18)
电影节建设与“一带一路”电影展映的双向赋能
谢璐[1]
(19-25)
现代文明视域下“作为方法”的非遗传承——以舞蹈类非遗为例
熊妮[1]
(26-33)
蕙质兰心“绣” 美生活——读牛海坤报告文学《让世界看见》
萨日娜[1]
(34-37)
在事实与想象之间——评第十三届“骏马奖”获奖作品牛海坤《让世界看见》
栗星祥[1]
(38-41)
“魂灵”的探寻——评娜仁高娃小说集《驮着魂灵的马》
乔艺璇[1]
(42-45)
人生舞台上的命运密码——《赛娜与杜拉》文本细读
韩彦斌[1];陈梓芳[1]
(46-49)
融合自然与人心:简论安宁的散文创作
唐小祥[1]
(50-54)
曹文轩儿童小说死亡叙事的别样书写
李晓[1];周晓燕[2]
(55-60)
庇护、创伤、记忆——《坠落的人》中的空间解读
田润涵[1]
(61-66)
生态书写与民族历史书写的文学互动——评韩伟林长篇小说《阿尔善河》
宋然[1]
(67-74)
历史、记忆与视觉寓言——从张贵兴的小说《群象》说起
王雷[1]
(75-79)
文学地理学视域下的蹇先艾乡土小说创作
保安惠[1]
(80-86)
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视域下《我的阿勒泰》的民族景观书写
傅守祥[1];彭家琦[2]
(87-92)
《山花烂漫时》:新时代女性英雄叙事的新表达
敬梓仪[1]
(93-97)
创伤书写、情感疗愈与民族想象——后3·11背景下的新海诚“灾难三部曲”
赵刚[1,2];卢萧玥[2]
(98-104)
浅谈呼和浩特炕围画的艺术特征
李逸琪[1];张曙光[2]
(105-109)
《金钥匙(汉文、蒙古文)》2024年汉文版目录
(110-112)
建设天朗气清的新时代文艺新风
董耀鹏[1,2]
(113-115)
叙事节奏·空间转移法与生存关怀
玉兰[1]
(116-127)
文学翻译,重在体味原作的情感表达——女翻译家朵日娜译作读后感
哈达齐·刚[1]
(128-136)
十指春风绣出『半边天』美好生活画卷
丁晓平[1]
(137-140)
『魂灵』的探寻——评娜仁高娃小说集《驮着魂灵的马》
乔艺璇[1]
(141-148)
何以成书
阿尤尔扎纳[1]
(149-151)
文学翻译创作谈
朵日娜[1]
(152-153)
创作谈
牛海坤[1]
(154-155)
自由想象的空间
娜仁高娃
(156-157)
儿童与文学(二)
浩尼沁·巴雅斯呼楞[1]
(158-168)
生命的追寻与挣扎
格日勒图[1]
(169-173)
简论莫·斯琴巴特尔两篇诗歌
萨那嘎日布[1]
(174-176)
长篇小说《李端察儿蛤儿赤该》的艺术特点
萨日朗[1]
(177-184)
《不屈的脊梁》与《活着》比较分析
卓娜[1]
(185-191)
巍峨的阿巴嘎雪山
淖·柴乎尔
(192-197)
好小说的标准
徐福伟[1]
(198-200)
以时代新作绽放北疆之美——『唱响北疆』内蒙古新星新作演唱会创作侧记
阿维雅斯[1]
(201-204)
叙事时间(下)——西方小说叙事学(6)
勒·吉日嘎拉[1]
(205-213)
《奇韵》中蕴含的人生智慧
珠拉[1]
(214-218)
渡澜小说中的替罪羊原型解读——以《傻子乌尼戈消失了》为例
高艳琪[1]
(219-224)
《风野》
苏日古嘎
(225-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