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学评论
Sociological Review of China
该刊已选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17-2018)、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
简 介:《社会学评论》是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合办的社会学专业学术期刊,是CSSCI来源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本刊的办刊宗旨是:秉承“崇尚学术,追求真理,理论自觉,建设反思”的信念,刊发高质量、前沿性的社会学研究的优秀成果,提供权威的社会学教学和研究的学术交流平台,构建青年社会学者施展才能、更好成长的学术舞台,促进社会学不同学派的学术争鸣,为推动社会学理论、方法和历史诸领域研究的繁荣和发展、推进世界眼光和中国风格兼具的社会学而努力。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 创刊时间:2013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社会学评论》编辑部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5154
- 国内统一刊号:CN 10-1098/C
- 邮发代号:80-91
- 单价:
- 总价:
2024年 第6期
从理论自觉到表象自觉——郑杭生先生的学术追求与理论启示
刘少杰[1,2]
(5-15)
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主理论建构与中国特色社会学的探索——以郑杭生的学术思想为中心
符平[1]
(16-39)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社会学理论自觉
奂平清[1,2]
(40-57)
实践结构论的理论意涵、现实基础与价值关怀
杨发祥[1];胡可欣[2]
(58-72)
知识生产之刃:郑杭生学术历程的方法理念再现
姜利标[1,2];杨辰燕[1]
(73-91)
后工业化国家的就业结构转型与社会分层演变——兼论对中国社会分层研究的启示
侯利明[1]
(92-115)
私营企业主的精英网络与地位认同:基于ABM的分析
范晓光[1,2];周文[3]
(116-137)
泛在团结:对数智时代社会联结关系的探讨
时立荣[1];翟翊辰[1]
(138-157)
需求转译:社会工作如何介入信访积案的处置
任敏[1];严艺文[2];鲍隽[3]
(158-182)
不平等、信息媒介与优绩主义认同——社会情境视角的解释
柳建坤[1]
(183-204)
结成兄弟:情境性强关系与外卖专送骑手的劳动秩序
闫堃[1];孙砚菲[1]
(205-229)
文化如何影响行动:美国文化社会学的三种理论研究路径
王蹊[1]
(230-252)
《社会学评论》2024年(第12卷)第1-6期总目录
(253-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