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07月04日 星期五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东南传播

东南传播

Southeast Communication

简  介:《东南传播》是立足海峡西岸、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新闻传播专业期刊,杂志紧盯理论前沿,透析传播实践,热心服务读者。在全国新闻传播类学术杂志中影响力靠前,实务性突出。国内统一刊号:CN 35-1274/J,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9579,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数据库期刊、中国期刊协会‘全国百家期刊阅览室’指定刊物”。《东南传播》与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部合作设立《媒介融合前沿和理论》栏目,引导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前瞻性地关切媒体融合发展中热点、难点问题;与厦门大学传播学院合办的《海峡传播》栏目以促进两岸交流、加深两岸互信为宗旨,研究两岸传媒发展现状,在舆情、媒体转型、传媒政策、新闻教育、两岸交流等各种传播相关议题上展开深入探讨,提供一个两岸传播交流的宽广平台,构建一个多元互动的学术空间;与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合作《华莱坞电影研究》栏目着眼华莱坞电影生产机制、传播路径、收视规律和文化环境,共同描绘和规划华莱坞电影研究的宏图和愿景,社会关注度不断提升。由新闻媒体提供新鲜案例和思考,由传播院校提供前瞻思路和理论分析,《东南传播》促成学界和业界在学术平台上深度融合,用互联网思维引领用户生产内容。本刊既是传统媒体业务探讨和论文发表的学习园地;也是传播院校科研活动总结和教学成果推广的理想平台。

  • 主管单位: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
  • 主办单位: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
  • 创刊时间:2004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西环南路128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9579
  • 国内统一刊号:CN 35-1274/J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5期

中国瑶族传统社会交往实践的媒介分析 刘修艳[1,2] (1-5)

概念、人际与语篇:环境话语建构的视觉叙事体系研究 李昕昕[1] (6-11)

可见与不可见:社交机器人的交互模式与文化认同研究 吴蓉榕[1];陈梅婷[1] (12-17)

社交媒体影响青年用户满意度探析——基于社交媒体参与的中介作用研究 张拓[1];庞守贵[2,1];于昆[1] (18-24)

乡村短视频叙事特色及健康发展研究——以“八零徐姥姥”抖音号为例 马亚东[1];李庆林[2] (25-29)

“三个联结”与“两个变量”:网红记者赋能主流媒体好感传播的探索与实践 邹炜[1] (30-33)

中华文化韵味中的福建元素提炼及其对外传播表达方式创新 王曦铃[1] (34-36)

海洋科普活动的融媒创新表达探析——以“第14届全国海洋知识竞赛”为例 巫燕惠[1] (37-39)

“四力”视角下新闻传播学科教学实践创新探索 张春斌[1] (40-44)

AIGC视域下主流意识形态内容生产的风险审视与防范路径 金洪旭[1] (45-50)

新质生产力赋能新闻业态的三维考量 任慧英[1];毛逸彬[2] (51-55)

记忆的唤醒与延续:纪录片《两岸家书》的乡愁叙事探究 庄雯雯[1] (56-58)

“TikTok Refugee”在社交媒体小红书的共情传播研究 赵明圆[1] (59-63)

政策驱动下国外创作者与普通用户在中国软件的行为异质性研究——基于对TIKTOK事件的考察 陈思远[1] (64-68)

泉州视角的地方国际传播:历史传承、现实挑战与未来战略 陈建居[1] (69-71)

从文学到影院:赵丹与《青山恋》对于福建电影的意义 桂银霜[1] (72-74)

情归泉州:影视艺术与海丝古城的浪漫邂逅 江滢[1] (75-78)

数智时代电影本体论研究趋势新探 刘冰[1] (79-82)

哪吒系列动画电影的时代内涵和文化觉醒 黄谦[1] (83-85)

情感流变与情动媒介:科幻电影中数字生命构想 王小琳[1] (86-90)

国内转文化传播研究的现状与未来展望——基于NVivo质性分析 袁靖[1] (91-93)

阈限空间与技术怀旧:基于胶片摄影的怀旧实践和情感认同研究 翁美娟[1] (94-97)

为一部剧赴一座城:文旅微短剧的内容建构与传播实践研究 李佳珊[1];焦宝[1] (98-101)

数字游民介入乡村空间生产的三重路径研究——基于DNA数字游民公社的考察 范宝华[1];关萍萍[1] (102-106)

媒介指尖游戏:平台摇摆中的身份流动与自我异化 王贝贝[1] (107-110)

数字文化平台中受众参与行为对主体性影响的实证研究 韩亚男[1];罗小艺[2] (111-116)

抵抗与共谋:平台社会中跨国迷群的身份认同建构研究 罗培杰[1];李科瑾[1] (117-121)

技术隐喻与身体唤醒:智能家居视频广告的多模态隐喻研究 韩文静[1];宁天歌[1] (122-125)

触感与情动:AIGC赋能下文化类微短剧的文化记忆建构 王雨鑫[1];苟菲菲[1] (126-129)

历史的二次书写:集体记忆中的国际叙事研究——以《里斯本丸沉默》为例 徐文琦[1] (130-134)

破茧与重构:媒介转型背景下主持人的数字素养进化与业务能力转型——基于传播生态、数字资本双维驱动与实践向度 李博[1] (135-138)

音频比对技术在中波发射台应用 孙演[1] (139-141)

发射台自动化集成监控系统的优化 林伟[1] (142-144)

浅析ZF-3B中波发射机激励器工作原理及故障分析处理 徐威[1] (145-147)

104台信号源系统升级改造 何文军[1] (148-150)

3DX-50数字调幅广播发射机主控制板浅析 聂榕森[1] (151-153)

中波发射机现场监听显示设备的设计 高峻[1] (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