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展经济
Trade Fair Economy
曾用刊名:中国商业年鉴
简 介:《商展经济》杂志于201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原《中国商业年鉴》变更而来,在沿袭年鉴出版的权威性、严谨性、严肃性、科学性基础上,《商展经济》 明确了新的办刊宗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办刊方向,反映商业流通领域的发展新动态,刊发商业展览业理论研究和学术创新成果,探讨商展经济的现状和问题,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学术研究水平。 未来,《商展经济》杂志将始终秉持“专业性、理论性、学术性、指导性、前瞻性”的办刊理念,及时刊登商展、流通、服务、贸易经济等相关领域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更加全面系统地展现行业实践创新和理论研究成果,为指导行业健康发展、支撑决策、打造品牌、推动商贸流通和商展经济进步发挥积极作用。
- 主管单位:中国商业联合会
- 主办单位:中国百货商业协会
- 创刊时间:2003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蜂窝路21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6776
- 国内统一刊号:CN 10-1617/F7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15期
数实融合对会展业经济的促进效应及实现路径
冯珊珊[1]
(1-3)
交互体验视角下城市会展的展示设计与传播策略研究——以文博会为例
秦丹[1]
(4-6)
青岛会展经济统计分析与转型路径研究
胡彦鹏[1]
(7-10)
马拉松赛事推动产业协同发展与县域经济增长研究
阮浩男[1];吴勃儒[1];王梓萌[1]
(11-15)
基于回归分析的中国GDP增长驱动因素研究——基于工业、消费与货币供应量的视角
郎雅琦[1]
(16-19)
智慧旅游城市建设对城市居民收入的影响路径及效应研究——基于全国27省143市的实证分析
林泽旭[1];刘奕新[1];丁明月[1];牟锦瑶[1];唐佳瑶[1]
(20-23)
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跨境电商的机制与风险研究
魏乐乐[1];孙敏[1]
(24-27)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区域内创新要素流动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研究
闫佳琪[1]
(28-32)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数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研究
周远强[1]
(33-36)
数智技术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赋能机理与实践策略
贺俊娜[1];贺琪云[2]
(37-42)
墨韵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实施路径研究——以贵州省印江县为例
陈青青[1];李晓华[1];杨伟[1]
(43-46)
基于IPA分析的铜陵天井湖公园游客满意度研究
程雪芬[1];赵平[2]
(47-50)
数字经济背景下基于STP战略定位理论的非遗产品开发策略创新研究——以姜母茶为例
龙旭溪[1];黄陈馨瑶[1];陈鑫[1]
(51-54)
温州传统村落遗产数字化开发利用研究
杨金宝[1];于宏[2]
(55-58)
红色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探析——以河北省衡水市为例
张世淇[1]
(59-62)
四川特色旅游资源与地方经济协同发展模式探究
高佳[1]
(63-67)
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实施背景下乡村产业数字化升级的实践研究——以珠海白蕉海鲈预制菜为例
林佳林[1];翟小可[1];罗嘉盛[2]
(68-71)
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徐杏[1]
(72-75)
数字经济背景下农村电商发展困境及应对策略
战燕娜[1]
(76-79)
数字素养对果农电商销售采纳意愿的影响研究——以甘肃省庆阳市为例
张慧琴[1];翟艺鈜[1]
(80-83)
成都蜀绣在“一带一路”市场的创新营销路径研究
胡艺轩[1];李垚[1];李琴[1]
(84-87)
RCEP成员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我国OFDI的影响
卢娜娜[1];吴函阳[1]
(88-91)
面向东盟的农产品跨境电商出口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广西农产品为例
徐佳琪[1];黄娟[1];贾康愉[1]
(92-95)
数字经济助力平顶山市消费市场高质量发展研究
胡亚娟[1]
(96-99)
伊春市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现状分析
张立男[1];张长青[1]
(100-103)
老字号品牌属性及其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以蜂花品牌为例
柳文馨[1];施林利[1]
(104-108)
近十年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国内研究述评
易丽娇[1];李治兵[1]
(109-113)
数字化背景下地摊经济的直播营销策略研究
孙凡淇[1]
(114-118)
绿色金融与绿色经济协同演化机制优化研究
白杏杏[1]
(119-122)
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及金融解决路径研究
樊君[1];贺锐[2]
(123-126)
数字人民币在支付领域的运用及未来展望分析
刘宁[1]
(127-130)
绿色金融背景下投资银行服务创新路径探析
徐金子[1]
(131-134)
金融科技发展对上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
钟晓燕[1]
(135-138)
创投基金风控机制的实现路径探究——以“国企+社区股份合作公司”为例
彭健[1]
(139-143)
湖南金融发展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研究
赵晋颐[1];唐瑜冲[1];黄飞[1]
(144-148)
数字金融赋能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实践与创新路径研究
李奕琪[1]
(149-152)
世界一流强港建设下宁波舟山港集装箱海河联运提升研究
凌海生[1];陈雪峰[1]
(153-156)
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的理论证成与制度展开研究
刘程羽[1];陈辛迪[1];万家乐[1];李永栋[1]
(157-160)
新媒体融合视角下清远市与梅州市茶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梁思琪[1];黄泳茵[1]
(161-164)
产业数字化赋能先进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路径研究
卜谊榕[1]
(165-168)
广西米粉产业发展策略研究——以老友粉为例
蒙文敏[1]
(169-172)
淮南牛肉汤产业发展的PEST与SWOT分析
杨坤[1]
(173-176)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康铁良[1];申丽娜[1]
(177-180)
创新创业驱动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李冰洁[1];刘晓雨[1]
(181-184)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策略探究——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易肖肖[1];罗瑶[1]
(185-188)
股权激励计划对核心员工绩效的影响——以APPLE公司为例
方雨燕[1];吴夏楠[1];胡永铨[1]
(18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