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11月21日 星期五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商展经济

商展经济

Trade Fair Economy

曾用刊名:中国商业年鉴

简  介:《商展经济》杂志于201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原《中国商业年鉴》变更而来,在沿袭年鉴出版的权威性、严谨性、严肃性、科学性基础上,《商展经济》 明确了新的办刊宗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办刊方向,反映商业流通领域的发展新动态,刊发商业展览业理论研究和学术创新成果,探讨商展经济的现状和问题,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学术研究水平。 未来,《商展经济》杂志将始终秉持“专业性、理论性、学术性、指导性、前瞻性”的办刊理念,及时刊登商展、流通、服务、贸易经济等相关领域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更加全面系统地展现行业实践创新和理论研究成果,为指导行业健康发展、支撑决策、打造品牌、推动商贸流通和商展经济进步发挥积极作用。

  • 主管单位:中国商业联合会
  • 主办单位:中国百货商业协会
  • 创刊时间:2003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蜂窝路21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6776
  • 国内统一刊号:CN 10-1617/F7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20期

文旅融合视角下城市会展IP的塑造策略与价值实现——以西安市为例 窦乃琪[1] (1-3)

城市会展IP形象的构建与传播策略研究 柏香怡[1] (4-6)

“短视频+直播”驱动会展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及路径选择 韩丽[1];从金廷[1] (7-9)

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会展高质量发展策略研究 黄金[1] (10-12)

青海东部地区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胡庆玲[1] (13-16)

山西省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刘和康[1];姜民[1];谢金程[1];冯卫红[2] (17-20)

生态价值观、环境教育对国家公园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研究 郝若瑜[1];陈金林[1] (21-25)

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及其驱动因素研究 张熠琪[1] (26-30)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金融资本服务实体经济的理论建构——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 徐涵[1,2] (31-34)

数字经济提升农业产业链韧性的机制与对策研究 宋彦峰[1] (35-38)

数智技术赋能绿色发展的生成逻辑、现实困囿与实践进路 王邦辉[1];曾文琪[1] (39-42)

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研究 陈晨[1];苏恬[1] (43-47)

文旅融合背景下潍坊古村落文化旅游数字化传播路径研究 牟元娜[1] (48-51)

基于百度指数的广西灵渠网络关注度时空特征研究 潘金兰[1];兰源红[1] (52-55)

历史文化资源在青岛旅游经济中的应用与优化路径探析 朱英圣[1] (56-59)

基于熵值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海南分界洲岛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 陈燕[1];杨东伟[1] (60-64)

数字化赋能广西瑶绣非遗传承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研究 董圆[1];唐瑗彬[2] (65-69)

拉萨的旅游体验生成机制研究——基于UGC的扎根理论探索 谢莹莹[1];毋茜[1] (70-74)

基于体验升级与可持续运营的乌镇智慧旅游创新路径研究 何一行[1] (75-78)

建构主义视角下博物馆数字化传播对游客历史认知的影响研究——以南京博物院为例 任晨[1] (79-82)

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红色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应用机制、现实挑战与优化路径 翁玉遥[1] (83-87)

新媒体直播环境下国际贸易经济发展研究 赵伟[1] (88-91)

基于ROST内容挖掘的中韩智慧旅游研究动态及热点深度分析 李兰莉[1];KimYanggi[1];刘祺家[1] (92-96)

有声阅读平台知识服务的用户需求结构研究 常呈蕊[1];刘佳鑫[1];杨丹丹[1] (97-100)

品牌真实性的理论思辨与品牌传播策略探究 史文君[1] (101-104)

区域经济特征与营销策略适应性研究 郗轶君[1] (105-108)

基于Z世代人群的中华老字号品牌满意度提升路径研究——以A品牌为例 於海雅[1];王戴雯[1];尹姝元[1] (109-112)

QFII持股、信息披露质量与债务融资成本——基于A股上市公司2010—2023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姜鸿亮[1];陈雪[1];陆威[1] (113-116)

数字金融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探究 吕晓红[1] (117-120)

跨国金融资产评估的比较研究 张栋天[1] (121-124)

数字普惠金融影响灵活就业者收入增长研究——基于工作时长的中介效应分析 林沁乐[1] (125-129)

绿色信贷政策与企业绿色创新——基于银行信贷强度视角 袁涛[1];周子萌[1];孙徽[1] (130-134)

金融科技赋能中小企业的对策研究 刘惠玲[1];杨桂明[1] (135-138)

加强公路物流运输管理推进物流运输市场发展的路径研究 陈海林[1] (139-142)

减税降费政策下汽车制造业发展与财务策略研究 林悦淇[1] (143-146)

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挑战及协同治理路径研究 孙忠悦[1] (147-150)

高新区科创产业园布局的实践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要素协同创新视角 王毅卓[1] (151-154)

科技创新主体引领产业集群发展的实证研究——基于辽宁省S市2018—2023年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 闫志刚[1];张鲁杰[1];方伟[2] (155-158)

eWTP数字贸易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金贵朝[1] (159-162)

AI时代背景下海宁制造企业数字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杨勇[1];叶玉烨[1] (163-166)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模式创新路径研究 郝玉菲[1];张小舟[2] (167-170)

专精特新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对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基于数字化转型的调节效应 李东霖[1] (171-174)

基于ESG理念的企业可持续战略管理模式构建研究 邱凌云[1] (175-178)

数字化技术背景下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模式创新探究 丘裕兰[1];罗淑霞[1] (179-182)

数字经济促进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传导机制研究——基于财政分权视角 裴来辉[1];林佳敏[2] (183-186)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对导游职业的“双刃剑”效应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朱佳佳[1] (187-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