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军
简 介:《铁军》杂志社有限公司的前身,是由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创办的铁军杂志社。200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七八个热心于新四军研究的退休老同志,没要国家一分钱投资,靠每月300元的午餐补助,创办《铁军》杂志,当年订户就突破一万份,成为大众公认的弘扬铁军精神的权威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
- 主办单位: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
- 创刊时间:1997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南京市中山路147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1-0150
- 国内统一刊号:CN 32-1626/K
- 邮发代号:28-349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2期
乡间闪烁一抹红色
(0-0)
胜利之师
(1-1)
《铁军》杂志第三次荣晋全国百强
王月红;黄朱清
(2-2)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系列谈之二
(3-3)
不辱使命
铁艳
(6-6)
致敬,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
王路奇
(7-9)
退役军人在这里享受到真正的尊崇
张福根;李根萍
(10-12)
漂洋过海投奔新四军——追记归侨志士蓝芝冰
丁星
(13-14)
令敌胆寒的西亭游击队
徐祥忠
(15-15)
抗战中的皖南特委税务所
戴尉华
(16-16)
“汤团行动”前后的茅珵
王茂华
(17-17)
独立二团驻北川旧址
张澍
(18-18)
一项调研获得政府6亿投入——浙江省新研会连续举办六届传承红色基因论坛追溯
铁纪
(19-20)
用厚重历史凝聚时代力量——大型历史文献电视片《民族之光》座谈会在南昌举行
黄南程;王健根;王业文
(21-21)
“国无宁日,谈何家全?”——读潘涛烈士家书
刘毅[1]
(22-23)
重回耙齿凌
赵坚;赵小明
(24-25)
抗战时期江苏踊跃送子上前线
印建云
(26-26)
抗战时期新四军严抓纪律教育
蔡明堂;许永涛;王四海
(26-26)
黄璜:系我一生心,不负皖地缘
张舒
(27-27)
浙东抗战的精神丰碑——读《〈战斗报〉史料选编》有感
唐金源[1]
(28-29)
给孩子从小播下“红色种子”
胡国标
(30-30)
红色力量壮我行
吴天津
(31-31)
寿县杨圩村驶上老区乡村振兴“车道”
陈晨
(32-32)
助力“新农人”共谱“兴农曲”
张爱东;高翔
(33-33)
走进宝应,缅怀大官庄战斗中的英烈
华兆昌
(34-34)
历史的记忆
李欣宇[1]
(35-35)
以“红”许国燃青春年华
李婧雯[1]
(36-36)
毕家岭:85年的深情守护
徐侃;吴云涛
(37-39)
关上大门打开窗——《仗剑挥毫》后记
徐志耕
(40-41)
白崖寨
胡锋
(42-43)
丰碑——献给人民英雄纪念碑
葛逊
(43-43)
党史上第一次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召开始末
黄云[1];苏春生[2]
(44-45)
铁军·新闻
(46-46)
苏州中设集团行业廉盟活动基地
李静
(47-47)
铁军杂志理事会
(48-48)
坚持红色引领 厚植爱国情怀思乐得”公司培养青少年社会责任感
赵旭薇
(49-49)
中国海军四川舰下水
(5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