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04月01日 星期二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

Cultural Heritage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14-2016)、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

简  介:《文化遗产》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编辑发行、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性学术期刊。本刊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繁荣文化遗产研究”为宗旨,力求构筑中国文化遗产研究的理论平台。2017年进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山大学
  • 主办单位:中山大学
  • 创刊时间:2007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中国广东省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中文堂910室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0890
  • 国内统一刊号:CN 44-1645/G0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1期

中华文化符号的共享机制研究 马慧[1] (1-9)

“全球-本土”视野下的乡愁美学及其逻辑转向 周洁[1] (10-18)

海外中医药膳中的中华文化再嵌 边清音[1];韩敏[2] (19-26)

讲好中国非遗故事:中国戏曲在法国的传播 侯琦斌[1] (27-33)

营造“有事件境”:都市手工艺爱好者的生活意义建构 滕璐阳[1] (34-41)

清代潮州木雕美育价值研究 蔡声韩[1];宋修见[2] (42-50)

影视动画《寻梦环游记》对非遗资源的转化创新 徐金龙[1] (51-57)

冼夫人艺术形象之历史演变与灵韵再现 蔡达丽[1,2] (58-65)

宋杂剧箴讽时事考略 黎国韬[1,2];林轩羽[2] (66-75)

弘治本《西厢记》的编刊与书坊营销策略的变化 杨惠玲[1] (76-84)

《祁彪佳日记》中的戏曲观众形象塑造 徐畅[1] (85-92)

《庶几堂今乐》与清末上海戏园的“避禁”策略 陈秋婷[1] (93-100)

“四大名旦”概念辨正——兼论“白党”的内部关系 郭超[1] (101-108)

康德的习俗观及其理论重构 户晓辉[1] (109-116)

重识周作人对弗雷泽人类学研究的接受、调整及认知困局 周争艳[1] (117-125)

纸上看花与乡野听歌:花儿研究的偏狭化与生活性 刘丽丽[1];陈刚[2] (126-133)

中国玫瑰文化史考 严小青[1,2] (134-142)

东莞疍民的变迁发展与身份重塑 于鹏杰[1] (143-150)

泥塑(惠山泥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王南仙访谈 徐飞[1];黄清禾[1] (15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