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04月01日 星期二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简  介:《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是2010年5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出版的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倡导和追求学术性、科学性、理论性和时代性的统一,为哲学、政治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语言学、文学、文化学、传播学等学科及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学术交流提供理论园地。 本刊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传播先进的文化理论知识,展示校内外最新学术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发现和扶持人才,为学术繁荣服务。

  • 主管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 主办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 创刊时间:2010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哈尔滨市利民经济开发区师大路1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0292
  • 国内统一刊号:CN 23-1567/C
  • 邮发代号:14-121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1期

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历史嬗变 张镭宇[1] (1-9)

数字伦理的场域呈现、风险挑战与构建策略 汪亚男[1];李明[1] (10-15)

“表情现象”与“角色行动”——论广松涉的“角色理论”中的两个关键问题场景 刘思茗[1] (16-20)

儒家“中”论的内涵变迁与思想特质——以《周易》《保训》《中庸》为文本 何欢[1] (21-26)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逻辑、基本内涵与时代特征 尹勇[1];王福兴[1] (27-34)

习近平关于调查研究重要论述的创新性发展研究——基于与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的比较 杨方[1] (35-39)

“两个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内涵、历史渊源、实践要求 高小明[1] (40-44)

论马克思幸福观的历史演进、内涵意蕴与时代价值 陈俊杰[1];程孝文[1] (45-50)

公共能量场视域下我国农村社会治理情景演变审视 刘大庆[1];张素罗[1];丛林[1] (51-58)

“三治合一”体系赋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 汪燕[1] (59-63)

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机理·困境·对策 刘敏畅[1];王甲成[1] (64-69)

民初“子母相生”土地习惯与国家法制调整 李浩[1] (70-77)

认罪认罚案件中被追诉人自愿性保障问题研究 高勇[1];代俊[1] (78-84)

阅核制的生成与走向——兼论阅核制的正当性证成 吕佳忆[1];闫弘宇[1] (85-89)

高质量发展赋能共同富裕: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 程曦[1];周玉琴[1] (90-96)

中国数字贸易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 张雄辉[1] (97-101)

茶马古道:非遗文化元素在区域旅游品牌传播中的应用 王亦秋[1] (102-105)

朝鲜语与阿尔泰语言差比句类型研究 马王储[1] (106-112)

司显柱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应用研究——以《哀希腊》为例 胡秀丽[1] (113-117)

魏晋南朝的“华林园”现象及其文学书写 吴慧盈[1];王洪军[1] (118-126)

《来日方长》中偶然相遇的唯物主义 万子俊[1];乔焕江[1] (127-130)

讲好中国故事:论茅盾文学奖作品的影视改编 黄芳芳[1];陆文钿[1];薛平[1] (131-135)

记忆·空间·互文:《秘境神草》的叙事机制 王序[1] (136-139)

金太宗时期的汉制改革 杨子蔚[1];王久宇[1] (140-145)

能不称官:明嘉靖朝翟銮子中式案探析 陈舒婷[1];潘泽月[1] (146-152)

论《终战诏书》中的“真至不可测” 李浩宇[1];王作成[1] (153-156)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海外形象建构 赵业丽[1,2] (157-162)

国际中文教育视域下“中文+农学”推广现状、现实困境及发展策略 赵宏[1];郝奥彤[1];冯红[1] (163-167)

职业教育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创新路径研究 于靖泽[1];石磊[1] (168-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