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07月01日 星期二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集刊

Marxist Philosophical Research

该刊已选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2023-2024)

简  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是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专业学术集刊,2001年创刊,自2007年以来连续三次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本刊从2015年起改版,每年出版两期,主要发表有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论文、评论和学术信息,主要栏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等。

  •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 主  编:汪信砚
  • 创刊时间:2001
  • 出版周期:半年刊
  •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 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28-4613-2
  • 单价
  • 总价

总第

毛泽东的生态思想及其独特价值 郎廷建[1] (1-9)

毛泽东的《实践论》与历史自信的哲学基础 李燕[1] (10-18)

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思考 李璐璐[1];何桂美[1] (19-26)

论早期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两种范式——以李达与蔡和森的史学思想比较为中心 鲁涛[1];朱婧[1] (27-36)

论李达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主要贡献 陈蓉[1];宋雪璨[1] (37-46)

论马克思与苏格兰启蒙思想的学术思想关联——以物质利益研究为线索 马健[1] (47-56)

论马克思“机器论片断”的技术现代性问题——基于时间视野的考察 杨崯诚[1] (57-65)

马克思恩格斯的土地集体所有制思想及其对于新时代的重要意义 王竹苗[1] (66-74)

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之争——种基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解决方案 严裕琪[1] (75-82)

恩格斯晚年关于无产阶级政党思想建设理论及其现实启示 郭春华[1] (83-91)

“人的解放”概念的政治经济学维度考察 白艳晖[1] (92-100)

什么是原始积累?——个关键概念来源的澄清 [加拿大]威廉·克莱尔·罗伯茨[1];付蓉[2] (101-108)

论马克思早期的法权思想 梁燕[1] (109-116)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精神生产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刘水静[1];胡欣欣[1] (117-127)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前提”批判——基于方法与术语的考察 刘佳馨[1] (128-13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的出版历程与当代价值 张萌[1] (137-144)

马克思自由思想的理想性维度与现实性维度——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考察 马诗晴[1] (145-152)

论《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中的商品-货币拜物教的双重范畴 康家铭[1] (153-162)

葛兰西文化哲学对新时代边疆治理的启示 吴昕炜[1,2] (163-170)

劳动与文化的可能性:卢卡奇文化批判的逻辑进程 骆中锋[1] (171-181)

神圣人与异化人:主体角度下阿甘本和马克思的批判路径 王星儿[1];王海龙[2,3] (182-193)

无穷概念的历史变奏与现代意涵——以巴迪欧对戴德金和康托尔的研究为中心 邢冰[1] (194-204)

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探析 祝利民[1];何中华[2] (205-2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式现代化根本的价值遵循 孙伟平[1];贺敏[2] (213-221)

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探索及其对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意义 于永成[1];周丹[2] (222-233)

深刻把握“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里程碑意义 胡艺华[1,2];晏婉婕[1] (234-243)

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新质生产力”的基本逻辑探赜 赵士发[1];孙天牧[1] (244-253)

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特性、动力与旨归 韩英丽[1,2];吴育林[1] (254-261)

党建引领视角下基层治理改革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路径 徐霞[1];姜红明[2] (262-270)

从“第二个结合”视角探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杨根龙[1] (271-280)

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划界、限度及启示 赵长太[1] (281-287)

从马克思劳动正义观探析共同富裕实践的三重维度 邓喜道[1];方子[1] (288-296)

唯物史观视域下现代英国兴起的整体探因及其启示 李宗唐[1];马俊峰[1] (297-305)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人学阐释 杨玉强[1,2];万光侠[1] (306-315)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改革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程萌[1] (316-327)

悖反与破局:数据教学的哲学分析 吕宏山[1,2];肖银洁[3] (328-339)

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规律的学理阐释——《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研究》评介 杨耕[1] (340-344)

孙正聿先生的哲学人生回忆录——评孙正聿《哲学的目光——我的思想人生》 崔璟[1] (345-348)

“一个问题”、“两条逻辑”与“三种正义”——评《〈资本论〉中的正义思想研究》 张钟玥[1] (349-355)

政治哲学视域中的《资本论》硏究——“《资本论》与政治哲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高欣雨[1];朱厚敏[2] (356-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