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第1期
整刊阅读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凝聚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的磅礴力量
陈立生[1]
(1-5)
抗战时期的广西学生军与共产党的领导
文丰义[1,2]
(6-16)
共产党员群体与桂林抗战音乐
刘华清[1]
(17-31)
大众化、现实化、现代化:抗战时期“学术中国化”运动再审视
张喆[1]
(32-40)
文化抗战、抗战文化与抗战文化运动
王继平[1]
(41-52)
历史记忆与社会动员:战时陪都工程师节述论
王瑞[1]
(53-65)
桂林抗战岩洞教育调查报告
黄伟林[1,2];黄北珈[3]
(66-78)
战后舆情民意与国民政府审判日本战犯
李娟[1]
(79-94)
植根于传统与现实的晋察冀抗战文艺
张中良[1]
(95-109)
作为“社会剖析派小说”的家族史——《科尔沁旗草原》之“史诗性”风格新诠
洪亮[1]
(110-120)
江西抗战文艺运动中的新诗创作
刘晓彬[1]
(121-132)
抗战文学作品中的日本战俘形象浅析
黄婷婷[1]
(133-144)
苏联文艺对延安文艺的影响
吴继金[1]
(145-156)
绽放在滇池边的红山茶——西南联大艺术概观
李光荣[1,2,3]
(157-171)
抗战救亡电影中女性角色的“符号”功能及意义
程亚丽[1]
(172-181)
桂林抗战文化城的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
陆璎[1,2]
(182-191)
美国小说《我叫阿拉木》在抗战中国的译介
熊飞宇[1]
(192-209)
试析“桂林文化城”抗战文献资源的专题整理与数字典藏
万忆[1];周景怡[2];陈娅玲[2]
(210-220)
广西军队北上抗日行踪遗迹遗址调查(之三)——以1938年武汉会战为中心
王建平[1,2];李建平[1];过竹[3];韦芳[4];陆璎[1,2];陶志红[5];刘畅[6];王心远[7];刘乔叶[8];黄璐[3,2]
(221-238)
广西军队北上抗日行踪遗迹遗址调查(之四)——以抗战时期大别山地区(安徽省部分)为中心
王建平[1,2];李建平[3];过竹[1];黄璐[1,2];薛辉[1];陆璎[3,2];陶志红[4];王心远[5];刘畅[6]
(239-261)
电影《狮子吼》对佛教爱国抗战精神的诠释
黄海云[1,2]
(262-273)
广西抗战文化研究会大事记(2012—2022年)
李建平[1]
(274-294)
“抗战精神的传承与传播”专家学者交流座谈会召开
黄璐[1,2]
(295-296)
后记
编者
(297-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