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大法律评论 集刊
Peking University Law Review
该刊已选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集刊(2017-2018)、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
简 介:《北大法律评论》是由北京大学法学院学生独立组织和编辑的刊物,创刊于1998年。作为国内首家,且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学生主办的法律学术刊物,其成立填补了中国法律学术刊物的一项重大空白,并代表了国内法学界对美国主流法律学术刊物的办刊模式:学生主办的“Law Review”(法律评论)的成功借鉴,并因此赢得了各方的广泛关注、支持与赞誉。已在中外法学界中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成为国内法学前沿理论、重大理论难点的重要聚散地与创新平台,成为中国法律人的重要思想库之一。
- 主管单位: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主办单位:北大法学院
- 主 编:王瑞剑
- 创刊时间:1998
- 出版周期:半年刊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凯原楼301室
- 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1-34065-3
- 单价:
- 总价:
总第辑
数据之于平台的差分生成路径、权利配置与竞争法规制
姚佳[1,2]
(1-17)
从过程控制到结果归责:算法透明义务与算法问责机制的分野
赵精武[1,2,3]
(18-31)
智能调度算法的异化与自我规制——以外卖平台为讨论场景
闫文光[1,2];陈默[3,4]
(32-62)
发展规划法的理论依循与规范构造
叶姗[1]
(63-81)
合意真实的中国范式与实现路径
吕子逸[1]
(82-104)
论第二阶段“危惧感说”
项佳航[1]
(105-129)
行政规制何时需要成本效益分析?——美国司法经验的启示
严丹华[1]
(130-155)
通信秘密保护范围的解释路径:原旨立场与比较考察
梁芷澄[1]
(156-178)
作为跨法域概念的“协议”
王宁[1]
(179-204)
论国际私法视域下涉外股东代表诉讼规则的完善——以最高院“乐金案”为切入点
冯硕[1]
(205-224)
丙午编制局考
何舟宇[1]
(225-250)
晚清州县监卡病犯拨医调治背后的权力运作——以巴县医学训科王吉士为切入点
白莎莎[1]
(251-277)
论身份选择自由下佛教罪观念对隋唐前刑法的影响
李勤通[1]
(278-298)
道隐无名:司法信任的经验路径与象征媒介
陈洪杰[1]
(299-314)
中国法理学语境中的“法理”:一项概念史的考察
郭栋[1]
(315-335)
何为评论,何以评论——记《北大法律评论》首期发展圆桌论坛
王瑞剑;孟冬
(336-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