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04月01日 星期二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教育观察

教育观察

Survey of Education

简  介:《教育观察》创刊于2012年,是获得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复创刊的学术期刊,由广西师范大学主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主办。主要面向高校的教师、教育研究人员、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及学生,稿件应突出理论性、前瞻性、指导性及实用性,应能引导教育观念更新、促进高教改革、推动学术进步。

  • 主管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 主办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 创刊时间:2012
  • 出版周期:旬刊
  • 地址:广西桂林市普陀路广西期刊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教育观察》编辑部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3712
  • 国内统一刊号:CN 45-1388/G4
  • 邮发代号:48-362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1期

工艺融合视域下设计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杨元[1];杨需要[1];吴志军[2] (1-4)

国际商务硕士教学案例库的建设路径与实践策略——以广西大学为例 韦倩青[1];韦倩虹[2];苏宣云[3] (5-7)

市政工程专业研究生国际化培养创新模式的实践探索——以青岛理工—青岛市政省级研究生教育联合培养基地为例 刘长青[1];尹志轩[1];赵方超[1] (8-10)

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博士生导师群体特征研究 吕雨霏[1];李东伟[1] (11-15)

数字化背景下广西高校学生资助的工作现状、现有问题与对策研究 王杰斌[1] (16-19)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分类培养教育管理路径探索——以太原工业学院为例 孙丽敏[1];赵婷婷[2] (20-23)

需要层次理论视角下学生应用混合式教学软件的数据应用需求研究 阮士桂[1] (24-28)

虚拟现实技术在环境设计专业建筑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黎汇敏[1];郑桂玉[1];王意珍[1];洪越[1] (29-31)

基于VR和AR技术的高校建筑学教学策略研究 陈炳霖[1] (32-35)

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下的高校美育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路径 阙砚[1] (36-39)

“五位四级”网格化多元融通思政育人体系的构建探索——以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制药工程专业为例 吕春艳[1];田冰[1];申光焕[1];刘琳[1];李国玉[1] (40-43)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内涵特征、基本功能及建构策略 李建国[1];农冠军[1] (44-48)

“两个课堂”融合式教学模式实践研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为例 吴昕[1] (49-51)

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高分子综合设计创新实验课程的设计与实践——以桂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 臧利敏[1];黄孝华[1];杨超[1] (52-54)

“岗课赛证”融通视域下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陆南希[1] (55-58)

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职业教育新型活页式教材开发实践研究——以《典型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教材为例 万萍[1] (59-61)

基于5E教学模式的儿科护理学项目化教学研究 杨艳婷[1];严思[1];梁膑元[2] (62-65)

基于知识图谱的安全工程学科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杜锋[1];孙加智[1];周爱桃[1];吴建松[1];王凯[1] (66-69)

深度产教融合下高职助产专业“三教”改革路径研究——以湖南省为例 刘滢[1] (70-73)

标准化案例库在高职护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曾煜棠[1] (74-77)

高职护理专业教学改革中PBL教学法的应用现状与优化策略 王晶[1] (78-80)

基于OBE理念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主题式教学模式探究 张文超[1] (81-84)

新工科背景下构造地质学“六位一体”教学模式探索 马骁[1];刘昌兵[1];张津宁[1];能源[1] (85-88)

数据驱动下公安院校文件检验学课程“学、训、创、评”教学模式探究 戴超兰[1];黄娟娟[1];王郢[2] (89-91)

“新工科+课程思政”背景下虚拟现实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宫海晓[1];银翠姣[2];贺杰[1];邸臻炜[1] (92-94)

基于OBE教学模式的高校商务英语写作课程教学研究 唐春碧[1] (95-97)

数字经济背景下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王春雷[1];万勇[1];罗永华[1] (98-101)

新医科背景下高校健康评估课程教学改革路径研究 张菊仙[1];韩娟[1];李旭玲[1];王美线[1] (102-104)

微课教学模式在高校妇产科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包秀玲[1] (105-108)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法律专业课程群实践教学体系优化研究 卢璐[1] (109-112)

眼视光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路径研究 罗元元[1] (113-116)

“双高计划”背景下民族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共同体互动机制研究 梁玲[1] (117-119)

世界高水平大学交叉学科研究机构的建设经验探索 袁寒烟[1];张晓晴[2] (1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