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城市
Intelligent City
曾用刊名:现代生活用品
简 介:《智能城市》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辽宁省重要技术创新与研发基地建设工程中心主管,辽宁省科学情报所承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本刊拟抓住国家推广智慧城市建设这一契机,通过平面媒体平台加以引导和宣传,深度参与智能城市建设与发展进程,打造智能城市的品牌企业。本刊力争打造成为中文版的PLOS ONE,成为全领域的智慧综合性期刊。
- 主管单位:辽宁省重要技术创新与研发基地建设工程中心
- 主办单位:辽宁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创刊时间:2015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朗月街2甲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1936
- 国内统一刊号:CN 21-1602/N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1期
基于机器人位置的智能制造产线自动上下料程序设计
孔令叶[1];邱腾雄[1];王亚利[1];林志坪[1];沈宇航[1];郑伊烨[1];林俊全[1]
(1-4)
基于网络评价和现场访谈的桨板运动疗愈作用研究
王南[1];吴顺汝[2];魏维轩[1]
(5-9)
基于UWB定位的空地协同系统
陈万著[1];陈国庆[1];聂钰薇[1];王鹏[1]
(10-12)
基于LoRa无线射频技术的室内环境检测系统设计
张利成[1];苟又元[1];张峰[1]
(13-16)
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的建筑设计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研究
郑凯[1];丁炜[1]
(17-20)
基于无人机视频的交叉口全景感知技术研究
张韦华[1];吕辰[2];孙琳[2]
(21-25)
优化商业区电力负荷平衡的电动汽车充放电策略研究
段依幸[1];秦一斐[2]
(26-28)
基于数字孪生的城市智慧停车场实践分析
张业鑫[1]
(29-31)
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的古建筑三维建模及精度分析
李和旺[1];许胜才[1];郑先超[1]
(32-34)
无人机多源数据航测在大比例尺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陈龙[1]
(35-38)
机载激光雷达技术在工业建筑竣工测绘中的应用
孙蕾[1]
(39-41)
基于单基站CORS技术的土地勘测定界研究
李林[1]
(42-44)
基于智能电网的城市配电网改造研究
杨果怡婷[1]
(45-47)
新时期虚拟电厂智慧管控平台的技术分析
闫寒[1];姚梦婕[1];武勋[1];张鸣佳[1]
(48-50)
能耗分析在建筑工程电气节能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陈骏[1]
(51-53)
智慧园区安全防范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邓雅琦[1];邬小可[1];张莹[1];李轶伦[1]
(54-58)
海洋立体观测系统防灾减灾应用效益预测
高紫薇[1]
(59-62)
5G技术对智慧城市公共安全监控系统的影响分析
高俊艳[1]
(63-65)
多源数据下的济南起步区组团宜居宜业性评估
文景茜[1];吴海平[2]
(66-70)
智慧城市理念下老城街区的科技融合设施规划
王晶[1]
(71-75)
基于GIS的温州主城区城市公园服务范围及优化研究
夏张羿[1];李泺滢[1];余清滢[1]
(76-80)
数字孪生驱动智慧规划设计建设思考
刘静怡[1];姚星[1,2];刘紫依[3]
(81-83)
空间大数据分析视角下的县域产业地图精细化识别与规划
陈书欣[1]
(84-87)
智能城市空间优化与规划方法研究
卢璐[1]
(88-91)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企业数字化生产管理发展路径研究
艾嘉禾[1]
(92-95)
基于知识图谱的勘察报告智能辅助系统研究
苏泽坤[1]
(96-99)
土木工程智能化监测评估系统的应用研究
林军[1]
(100-102)
城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智能化实践
庞海栋[1]
(103-105)
激光超声检测技术在复合材料检测中的应用
操淮宁[1]
(106-108)
数字化平台下企业后勤管理措施研究
马剑波[1];励卿[1];张雷[1]
(109-111)
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及应用
王娇[1]
(112-114)
住宅建筑空气源热泵采暖系统的能耗优化
蒋春勇[1]
(115-117)
智能化大数据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李晟[1];徐春朋[2];任昊[2]
(118-120)
面向空间高品质塑造的盱眙县中心城区提升策略
赵文杰[1];鲍沁雨[1];颜五一[1];张娟[1]
(121-123)
基于机器视觉的水下摄像机成像优化及应用效果评价
王乾[1]
(124-126)
杭州某地铁车站的集约化设计研究
郭瑾[1]
(127-129)
沈阳市北部示范片区排水缺陷管道的修复方案
原沙沙[1]
(130-132)
智慧水务在滨海城市污水管网设计的应用
张开明[1];杨永飞[1];司凡[1];帅嘉[1]
(133-135)
渔港码头波浪高度数值模拟分析
李晓[1]
(136-138)
BIM技术在施工中的成本控制应用研究
王若晨[1];丁姣月[1];王显[1];苏文慧[1];崔汲涛[1]
(139-141)
某基坑支护数值模拟分析
薛剑波[1]
(142-147)
大跨度无柱平顶结构地铁车站抗震分析
张启良[1]
(148-151)
基于材料性能退化的钢筋混凝土梁桥承载能力试验
李斌[1]
(152-154)
基于影像点云的建筑工地施工信息快速采集技术研究
杨榕[1];邹燕[1]
(155-157)
集成GPS-RTK技术的铁路工程勘测技术方案设计研究
张朝清[1]
(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