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阳法律评论 集刊
CHAOYANG LAW REVIEW
简 介:《朝阳法律评论》(半年刊),由中国人民大学朝阳法学研究中心在朝阳老校友、中国人民大学和人大法学院领导的鼎力支持下,从旅台校友手中接办原朝阳大学《法律评论》杂志而改名复刊。朝阳大学《法律评论》由民国初期著名法学教育家汪有龄、江庸等先生于1923年6月创刊,系朝阳大学校刊,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法学期刊。《朝阳法律评论》秉承“凭着这朝气行健以自强,正气长昭日月光”的朝阳传统,以“传承朝阳法学教育的传统和声誉,扩大海峡两岸的法学交流与合作,提升法学研究和法律实践的水平,展示中西法治文明兼容并蓄新貌”为宗旨,不断追求新知。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主 编:冯玉军;王起超(执行);周剑威(执行)
- 创刊时间:2009
- 出版周期:半年刊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
- 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13-10001-7
- 单价:
- 总价:
总第辑
解决法文明冲突的澳门经验:以清代为例
邱少晖[1]
(1-13)
世界之眼光 中国之问题——民国时期比较法研究对立法实践的影响
黄涛涛[1]
(14-28)
法律至上:西方近代公职人员宣誓制度的自然法视域
佘文博[1]
(29-44)
论道教与唐代法律思想的关系
池建华[1]
(45-63)
“明法通经”:传统中国司法人员的培选机制演变
潘萍[1]
(64-79)
法律规范性的说明与证立——基于实践哲学的视角
冷建兵[1]
(80-94)
当代社会正义理论的形态与模型
王进[1,2]
(95-114)
健康权如何可能:从理论基础到规范内涵
田一然[1]
(115-135)
论冷冻胚胎的性质
董磊[1]
(136-149)
新兴权利的司法构建路径
赵之奕[1]
(150-164)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实践
张芯源[1]
(165-187)
论人权立法与中国法治之契合性
彭超[1,2]
(188-200)
论欧盟人员自由流动的法律保障制度
沈太霞[1,2]
(201-243)
冈田朝太郎的刑法理论
小林好信[1];石博升[2];黄礼登[3]
(244-270)
《朝阳法律评论》总目录索引
(27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