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03月31日 星期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北京民俗论丛

北京民俗论丛 集刊

简  介:《北京民俗论丛》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年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 主办单位:北京民俗博物馆
  • 创刊时间:2013
  • 出版周期:年刊
  • 地址:北京市
  • 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27-4187-1
  • 单价
  • 总价

总第

卷首语 (0-0)

北京民俗词语代际调查研究 郭子琪[1] (1-11)

日本《比较民俗研究》杂志近三十年载文分析与研究热点 刘岩[1,2];张星星[1] (12-25)

中国民间木版年画中审美意象及文创衍生的探究 贾娟[1] (26-34)

非遗数字化视阈下茂名木偶戏虚拟展览馆设计与制作研究 王凌志[1] (35-51)

“哪吒”形象的流变研究 佟彤[1] (52-62)

文化语境中的麈尾功能探析 焦树峰[1] (63-74)

高心夔致李鸿裔未刊信札笺释 李文君[1] (75-85)

新诗发生中的民间歌谣史料——以《民俗》周刊歌谣专号为视点 田逸凡[1] (86-99)

涿州境内出土铜镜研究 葛淑英[1] (100-122)

五德之君——鸡的文化符号初探 和佳乐[1] (123-133)

清代刺绣荷包中的传统色彩搭配之美 周鼎[1] (134-149)

浅析清代荷包造型及纹样题材的历史语境——以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荷包为例 夏琳婷[1] (150-168)

浅析清代云肩的形意与民俗观念——以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清代云肩为例 路晓萱[1] (169-180)

灿灿萱草 寸心以报——中国传统服饰中母爱题材纹样的整理研究 王珲[1] (181-191)

博物馆非遗展览与中小学教育结合的制度设计探讨 高睿泽[1] (192-205)

基层博物馆社教工作未来发展路径研究——基于亳州市博物馆社教开展现状的分析 胡杨[1] (206-215)

新媒体时代创意打开博物馆——以北京民俗博物馆线上传统文化活动为例 沈艺[1] (216-226)

二十四节气祭祀礼俗文化探析——以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廿四节气文物为例 褚聪[1] (227-244)

浅谈立春节气 卫佳佳[1] (245-257)

节气物候与民间艺术的交辉——论“谷雨帖”风俗的变迁 何扬[1] (258-271)

芒种节气溯源微探及内在矛盾特征研究 冯阳[1] (272-288)

处暑节气民俗意义微探 王路平[1] (289-300)

明代朱地彩绘道教人物纹法衣 (303-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