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04月03日 星期四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中国书法

中国书法

Chinese Calligraphy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10-2011)、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

简  介:《中国书法》反映当代书法创作和书法理论研究成果,刊载书法及篆刻作品,介绍当代书法艺术现状及书法家。

  • 主管单位: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主办单位:中国书法家协会
  • 创刊时间:1982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南里10号4层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3-1782
  • 国内统一刊号:CN 11-1136/J
  • 邮发代号:2-879
  • 单价
  • 总价

2024年 第12期

本期封面 (0-0)

春秋 侯马盟书 194:3 (3-3)

编者按 (4-4)

适吾所适 袁行霈[1] (5-9)

用凛然风骨对待学术问题 张海[1] (9-10)

士人之书 许江[1] (10-14)

高二适的引领之功 陈振濂[1] (14-15)

不负千秋 风流独步 吴为山[1] (15-16)

巍然一硕书 尹树人 (17-17)

特立独行 坚持真理 萧平 (18-19)

潜心钻研 别开生面 庄希祖 (19-20)

高二适就是一座高山 徐纯原 (20-22)

有文士风骨的学者 王冬龄[1] (22-22)

入古而出新 黄惇[1] (22-23)

高二适的意义 邱振中[1] (23-24)

以学问立身 以书法传世 徐利明[1] (24-26)

薪火相传的学术使命 郁胜天[1] (26-27)

博学而专精 罗鸣[1] (27-28)

文脉传承 吴洪亮[1] (28-28)

仰望高二适 赵彦国[1] (28-28)

回望“兰亭论辩”——高二适与新中国江苏书学文脉研究展述微 李慧希[1];尹航[2];陈威豪[1] (28-45)

编者按 (46-46)

春秋晋系手写体文字书风差异化探析——以侯马盟书与温县盟书为例 曹亚彬[1];谭昕林[1] (47-48)

春秋 侯马盟书 1:24 (48-49)

春秋 侯马盟书 1:30 (50-51)

春秋 侯马盟书 1:43 (54-55)

论仪规与日常书写的递进关系——以春秋时期盟书为例 许远杰[1] (58-59)

春秋 侯马盟书 16:3 (59-59)

春秋 侯马盟书 16:27 (60-61)

春秋 侯马盟书 16:38 (65-65)

春秋 侯马盟书 16:36 (66-67)

论侯马盟书的笔形、笔势及相关问题 杨二斌[1] (70-75)

侯马盟书字形书写的艺术美化 杨晓萍[1];高展[2] (76-78)

春秋 侯马盟书 194:11 (78-79)

春秋 侯马盟书 35:4 (82-83)

最早成体系的手书书迹——《侯马盟书书法总集》出版 杨勇[1];王千雨[2] (83-84)

春秋 侯马盟书 200:3 (85-85)

春秋 侯马盟书 200:1 (88-89)

春秋 温县盟书选 (90-97)

泉州本《淳化阁帖》考略——以故宫博物院藏本为中心 许国平 (98-98)

宋拓泉州本淳化阁帖册(甲本) (99-101)

宋拓泉州本淳化阁帖册(乙本) (103-103)

宋拓泉州本淳化阁帖册(丙本) (105-105)

笔法精妙 教化臣民:记宋太宗赵炅书《至道御书法帖》 胡海帆[1] (106-109)

宋拓至道御书法帖册 (107-116)

也谈所谓安国旧藏《泰山刻石》拓本的真伪问题 宋松[1] (118-125)

褚遂良本《乐毅论》考辨 黄爱民[1] (126-127)

宋拓晋唐小楷十种册 乐毅论 (128-129)

唐《房玄龄碑》宋拓本辨析 汤燕[1] (134-139)

宋拓《颜鲁公多宝塔碑》题跋、钤印考 王建涛[1] (140-143)

两汉雄风——当代隶书家作品展作品选 (144-151)

我们为什么要写狂草书 张学群 (152-157)

融冶汉碑汉简 倪文华[1,2,3] (158-161)

评审与创作三题 李刚田 (162-166)

人书俱老——刘海粟书法刍议 白谦慎 (166-171)

楷书的萌芽与流变——以汉晋简牍、纸文书为中心 蔡副全[1] (172-185)

隐名当代 镌刻千秋——唐代玉册官制管窥 李殿瑞[1] (186-188)

“书法五维”教学模式论 刘宗超[1] (189-191)

古代书论语言刍议 陈振熙[1] (191-193)

明清景德陶瓷书法的工艺融合与艺术传承 王佳[1] (194-196)

汉风晋韵——才女张充和的卓然艺境 唐元明[1] (197-201)

“中国书法艺术的理论建构”学术论坛综述 丘新巧[1] (202-203)

首届黑龙江省篆刻艺术周活动综述 高少珂[1] (204-205)

为不见史载的书僧立传——赖非先生著《僧安道壹》 杨爱国[1] (206-207)

活动 (208-208)

展览 (208-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