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作家评论
Contemporary Writers Review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
简 介:文学评论刊物。对当代作家、作品进行学术点评,开展思想争论。读者对象为作家、评论家、大专院校中文专业师生及文学爱好者。有英文目次。东北地区优秀期刊,辽宁省一级期刊。
- 主管单位: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
- 主办单位:辽宁文学院
- 创刊时间:1984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鸭绿江街53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1809
- 国内统一刊号:CN 21-1046/I
- 邮发代号:8-183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1期
作家需要什么样的人文视野——关于文艺的思想价值和现实功能的对话
韩少功[1];刘复生[2]
(4-14)
为什么要提及新世纪文学的历史化——几个关键词的说明
张清华[1]
(15-19)
切近的文学研究和文学史意识——文学史视野下的新世纪文学研究
孟繁华[1]
(20-27)
文学史与新媒介文艺
南帆[1]
(28-30)
乡土文明的崩溃与重生——观察新世纪以来乡村叙事的一个角度
徐刚[1]
(31-40)
汪曾祺的“悔不当初”
郜元宝[1]
(41-42)
经验与想象:怎么写,怎么读小说
邱华栋[1]
(43-45)
我的写作
顾前
(46-46)
葛浩文翻译莫言小说方言时的读者意识
黄苗[1];刘川鄂[1]
(47-50)
文化品格与独立思想——论新时代文学英雄形象塑造的新质
张志忠[1]
(51-61)
华文先声与中华文化传播阵地——《文艺报·华文文学》(1998—2023)研究
戴瑶琴[1,2];孙艳群[1]
(62-67)
从何为本体到本体何为——新诗史研究“历史化”的经验与省思
许再佳[1]
(68-75)
20世纪50年代散文中的世界革命话语——以《朝鲜通讯报告选》为中心
李丹[1]
(76-80)
《讲话》“有经有权”的文献史料考辨及其价值
肖进[1]
(81-87)
《空城纪》:西域悲歌动古今
王彬彬[1]
(88-96)
盛代元音,空城不空——评邱华栋《空城纪》兼论个体想象化的历史如何可能
刘小波[1,2]
(97-104)
《空城纪》:想象西域与“宅兹中国”
邱田[1]
(105-110)
当情感遭遇算法:互联网文艺评论的“自发性”难题
李静[1]
(111-118)
新现场的对话:朝向数字空间的文学批评生态
韩传喜[1];楚艳艳[2]
(119-126)
保卫自由人本主义或是走向“后人类”——论网络媒介文艺批评
李玮[1]
(127-135)
《当代作家评论》2024年优秀论文奖获奖作者与篇目
(135-135)
倒退着前进——新媒体时代文学批评的传统与嬗变
樊迎春[1]
(136-142)
社会主义高潮中的身份书写——语境中的郭小川《致青年公民》
朱康[1]
(143-151)
革命肃剧——重读《一个和八个》
朱羽[1]
(152-159)
“国之大事”:作为国家祭祀和人民颂歌的《雷锋之歌》
孙晓忠[1]
(160-165)
政治抒情诗:双重话语下的嬗变、渊源与问题
刘晓飞[1]
(166-174)
岭南与江南的“互文”——论叶灵凤后期的方物风土书写
赵普光[1]
(175-183)
师道为人,学以为己——论苏炜散文的“师说”新语
胡传吉[1]
(184-192)
重塑词与物的关系——论李洱的新现实主义写作
张则天[1,2]
(193-200)
“才子佳人”叙事的升格、活化与裂解——从《白狗秋千架》《红高粱家族》到《古典爱情》
王子罕[1]
(201-206)
文学的正信——刘欣玥文学批评印象
杨庆祥[1]
(207-207)
我的批评观
刘欣玥[1]
(208-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