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
简 介:本刊坚持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的原则,关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的研究,提供学术争鸣,鼓励学术创新,为学校的学科建设、科研工作和人才培养服务,为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 创刊时间:1955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南京市宁海路122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4608
- 国内统一刊号:CN 32-1030/C
- 邮发代号:28-26
- 单价:
- 总价:
2024年 第5期
太伯、仲雍奔吴及相关封国考论
赵生群[1];高中正[2]
(5-13)
“世界的中国”与“中国的世界”之张力及其双向互构
张学敏[1]
(14-24)
流动性:理解现代家庭教育的新视角
辛治洋[1]
(25-36)
超越“培训”:教育家型校长培育的“创生”范式与实践路径
季春梅[1]
(37-46)
嵌入、脱嵌到再嵌:职业教育吸引力下降的制度根源及重塑路径
郝天聪[1];汪卫平[2]
(47-57)
精神自觉:文化转型下中国人自我困境的突破
郭斯萍[1]
(58-66)
意识形态数字: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的动力支撑
颜吾佴[1];黄国雄[1]
(67-78)
论中国式现代化成功规避和跨越的“民生陷阱”
贺方彬[1]
(79-90)
数字时代互联网法院的职能定位及其实现
张海燕[1]
(91-102)
反向行为保全的解构与重构——从电商平台恶意投诉问题化切入
潘剑锋[1];杨润琦[1]
(103-116)
评论文本内容语义特征对负面评论有用性的影响——基于产品类型和商家回复类型的调节作用
刘利平[1]
(117-127)
“禅让—鬼神—天命”的舆情认知与先秦政道的价值观生产
骆正林[1]
(128-143)
长江与运河:苏轼的人生坐标
高峰[1]
(144-155)
抗战时期华北日军对八路军宣传工作的观察与认知
刘峰[1]
(15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