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社会科学
Guizhou Social Sciences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14)、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24)
简 介:《贵州社会科学》创刊来,始终以“立足贵州、面向全国、规范办刊”为导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宗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力图把有较高学术价值和理论思想水平的研究成果奉献给读者,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事业服务,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
- 主管单位: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 主办单位: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 创刊时间:1980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梭石巷19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6924
- 国内统一刊号:CN 52-1005/C
- 邮发代号:66-13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1期
中道而行: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选择
田嵩燕[1]
(4-11)
民主治理的算法困境及其平衡
佟德志[1];陈岑[1]
(12-19)
马克思恩格斯精神生活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刘水静[1];胡欣欣[1]
(20-26)
论中国式现代化家庭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
吴育林[1];董娟[1]
(27-34)
制定我国国家文化安全战略:基本特征与建构路径
谭苑芳[1]
(35-42)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互动建构
孙建茵[1];谭蕾[1]
(43-49)
数智化背景下国家文化安全的悖论及消解
许伟[1]
(50-55)
网络视听的形态迭进与对其不稳定性的审视
刘俊[1]
(56-63)
虚拟数字人在网络视听领域的应用图景、困境与创新
张陆园[1];沈樱琪[1]
(64-72)
论中国古代边疆治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历史作用
段红云[1,2];孙骁[2]
(73-79)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符号再生产
杨玢[1];苏泽宇[1,2]
(80-86)
明清乡、会试八股文命题与修辞的关系
陈维昭[1]
(87-97)
清代省域举人中额、总数及其地域分布——以河南为中心
程伟[1];冯用军[2]
(98-108)
对推动国有资本“三个集中”的战略思考和若干建议
宋葛龙[1];刘方[1]
(109-114)
积极财政政策、财政外溢与经济增长——基于贸易矩阵的评估
何代欣[1];刘诗阳[2]
(115-125)
金融资产配置与家庭旅游消费——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分析
彭倩[1];邓明[1]
(126-137)
结构分类与需求异化:农村低收入人口生计特征与帮扶策略研究——基于西南地区X乡镇农村人口排查数据分析
左停[1];赵普民[1]
(138-148)
风险还是机遇?多元联结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质生产力的影响
庄天慧[1];万艾琳[1];杨浩[1]
(149-159)
数字技术利用赋能农户共同富裕:理论机制和实证检验
黄敦平[1]
(16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