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学研究
Research of Chinese Literature
该刊已选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14-2016)、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集刊(2017-2018)、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
简 介:《中国文学研究》(季刊)创刊于1985年,是由湖南师范大学主管和主办的省级文学类专业学术期刊。面向全国,走向海外,夯实基础,勇于创新”是本刊的办刊宗旨,旨在把本刊办成全国一流的专业学术期刊。
- 主管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 主办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 创刊时间:1985
- 出版周期:季刊
- 地址:湖南长沙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3-7535
- 国内统一刊号:CN 43-1084/I
- 邮发代号:42-154
- 单价:
- 总价:
2011年 第4期
王阳明心学美学对禅学的融摄及启示
邓绍秋
(5-8)
试论经典散文的美学特征
杨道麟
(9-14)
论中西历史中的身体遭遇
何林军
(15-18)
麦克卢汉论文学“原型”
李中华[1,2]
(19-22)
20世纪90年代文学“改造”的转移
刘文辉
(23-27)
论郭璞对《山海经》之奇物的全新解读
衣淑艳 傅亚庶
(28-31)
六朝荆湘地记与文学
唐志远[1] 陈松青[2]
(32-35)
论六朝送别诗的结构
叶当前
(36-40)
唐诗的咏史与观政
邓乔彬 陈建穰
(41-45)
论苏轼诗文的价值追求
李斌 钱宗武
(46-48)
李龏《梅花衲》对《全唐诗》校勘、辨重的文献价值
张福清
(49-54)
《天净沙·秋思》作者及流传新说
陈圣争 鹏宇 黄霖
(55-58)
《红楼梦》引用李杜诗辑考
李鸿渊
(59-62)
胡怀琛与民国之初的新文学教育
赵黎明
(63-66)
禹建湘20世纪乡土想像中启蒙与现代性的悖论
禹建湘
(67-71)
《离婚》:关于近代乡村基层权力空间的寓言
陈婵[1,2]
(72-75)
“身份”特征在中国现代作家自传中的应用——以郭沫若自传为例
王贝贝[1] 郭小英[2]
(76-79)
论中国基督教文学的生存困境与积极应答
季玢
(80-83)
道家自然精神与中国当代文学
彭继媛[1,2]
(84-88)
论周立波小说方言创作特征的文化成因
言岚
(89-91)
当代文学批评与学人的精神图像——以胡良桂的文学批评为个案
赵树勤[1] 龙其林[2]
(92-94)
跨文化视野中文学研究异质性的三个层次
张荣翼[1] 潘兴惠[2]
(95-100)
作为文化认同的抒情美学传统
刘毅青
(101-105)
入荒寒寂寞之境,招浩歌狂热之魂——吴康著述论评
张文初
(106-111)
情绪与话语——读吴康《书写沉默:鲁迅存在的意义》
梁迎春
(112-115)
杜诗评点:被有意搁置了的杜诗学文献——从杜诗学与文学批评史的视阈出发
曾绍皇
(116-120)
被“遗忘”的“文学巨子”——王钟麒研究述评
邓百意
(121-124)
探寻经典的途径及其图景呈现——评易彬的《穆旦与中国新诗的历史建构》
张立群
(12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