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19-2020)、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
简 介:本刊是由河南师范大学主管、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学术理论刊物,创刊于是1960年,曾用名为《新乡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改为现名,主要刊发校内外学者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 主管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 主办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 创刊时间:1960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建设东路46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2359
- 国内统一刊号:CN 41-1011/C
- 邮发代号:36-54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1期
本期部分作者介绍
(0-0)
统筹城乡融合发展:习近平对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的赓续与创新
刘先春[1];张若彤[1]
(1-9)
马克思交往理论视域下逆全球化的本质辨析及中国对策
费英秋[1];武玉婷[1]
(10-16)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三重逻辑
李建军[1];江海粼[1];马瑞雪[1]
(17-23)
公共性与全民性: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指向
刘科[1];黄博琛[1]
(24-30)
责任政治:党建引领社区分类治理的行动逻辑
郝亚光[1];关庆华[1]
(31-39)
复合治理:复杂情境下乡村治理的实践逻辑
罗强强[1];刘婷婷[1]
(40-46)
新发展阶段推动农村共同富裕的发展进路、逻辑转换与机制创新
陈桂生[1];彭俊杰[1,2]
(47-53)
大国善治:民间外交的理论流变、历史演进与困局破解
王秋怡[1]
(54-60)
论《民法典》中的身体权概念
温世扬[1];刘昶[1]
(61-68)
《民法典》信用权益的解释:文化拘束与私权观照
刘道远[1]
(69-75)
《民法典》视角下违约损害赔偿中的第三人损害清算规则
尹志强[1];尚怡童[1]
(76-83)
商业信用、创新投资与企业投资效率——基于所有制差异的经验证据
纪建悦[1];周婧琳[1]
(84-90)
绿色专利能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吗?——基于双重差分的实证检验
李捷瑜[1]
(91-98)
基于数据平等的算法公正论
李伦[1];张晓燕[1]
(99-107)
“人在回路”的道德机制:机器人伦理实践的新路径
程海东[1];胡孝聪[1]
(108-114)
元明浦江《郑氏规范》编撰考论
赵振[1]
(115-122)
出礼入诗:《诗经》训诫辞令蜕变与西周君臣秩序变动
李喆[1]
(123-128)
民众戏剧社同人与现代中国话剧道路的探索
焦欣波[1]
(129-136)
理路与支点:论新闻表征理论的符号学建构
屈会超[1]
(137-142)
家长教育期望的阶层差异及其对教养方式的影响
胡荣[1];林昊民[1]
(143-150)
大学教师的时间症候及其治理路向
张意忠[1];肖洪海[2]
(151-156)
静·观(之一)
方争利[1]
(157-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