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关世界
PR World
简 介:上半月,立足行业前沿,全面评述行业发展。独家报道最受瞩目的公关人物,最前沿的公关理论,最贴近实际的公关策略,最热点的公关案例,为读者提供最有借鉴价值的资讯,打造公关领域的优质资讯和行业交流平台。 下半月定位面向全国书画家、收藏家、拍卖行、画廊以及各类艺术品经营厂家,为其提供各类艺术品资讯和最新艺术品行业动态,并通过对有品质艺术作品的鉴赏和推荐,引导艺术品爱好者正确消费,引领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
- 主管单位:河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主办单位:河北省国际国内公共关系协会
- 创刊时间:1993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地址:石家庄市师范街47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3239
- 国内统一刊号:CN 13-1178/C
- 邮发代号:18-190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4期
2024中国公共关系发展大会在京举办
(1-2)
心系广大人民群众 奋力谱写新时代壮丽篇章
韩红梅;王亚雷
(3-4)
“大思政”格局下高校以实践育人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以吴堡县文旅融合现状与探索实践为例
张楠妮[1];温锦华[1];袁旭东[1];燕云飞[1];穆瑞欣[1]
(5-7)
涉农高职院校社会实践育人共同体的建构研究——基于乡村振兴视域
罗皓荣[1];薛元夏[1]
(8-10)
乡村振兴背景下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潘慧[1]
(11-13)
浅议中医药院校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
李正钧[1]
(14-16)
医院高质量发展导向下的科技评价体系改革策略研究
陈文莉[1];姚捷[2,3,4];叶芊[5];张云[1]
(17-19)
科学与福祉:莆田古法晒盐技艺的文化意蕴
柯力[1,2,3]
(20-22)
大数据背景下在线学习资源建设策略
白芳[1]
(23-25)
浅议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对职业教育的挑战及应对
钱叶会[1]
(26-28)
人工智能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意蕴及实践路径探讨
刘丹丹[1];储珍[1]
(29-31)
联网+时代“00后”高职生偶像崇拜现象与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王雁[1]
(32-34)
AHP分层理论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路径的研究
卢天宇[1]
(35-37)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探索大数据在高职院校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中的应用
孙菁怡[1];季昌勇[1];高萍[1]
(38-40)
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策略探究——以县域职业学校为例
李启智[1]
(41-43)
莆商精神活化高职新商科教学的实践探索
林欣欣[1]
(44-46)
AIGC赋能高职院校思政育人工作研究
孙韵婕[1]
(47-49)
大学生“考公热”现象研究——以安徽大学为例
唐嘉欣[1];孙静贤[1];蔡梦圆[1]
(50-52)
海洋科技人才分布与发展研究
王兆徽[1,2,3];韩洪蕾[1,2,3];雷田锦[1,2,3]
(53-55)
碳中和背景下高端制造业服务型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龚芬[1]
(56-58)
基于校企共建视角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研究
胡媛[1];张金晴[1]
(59-61)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渗透实习过程的影响因素探析
龙雨妃[1];吴威[1];张智浩[1]
(62-64)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规划能力分析和提升策略研究
吕晶[1];徐真真[1]
(65-67)
不确定性认知对大学生“慢就业”决策的调节机制与干预研究
高亚楠[1]
(68-70)
基于OBE理念协同产教融合背景下健康管理与服务本科生创新素养培养研究
林国天[1];魏威[1];梁英子[1];王琪[1];崔苗苗[1]
(71-73)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政策依据与功能定位
温智宏[1];王佳楠[2]
(74-76)
基于提质培优理念的中职优质校建设路径研究
董慧[1];姜晓瑞[1]
(77-79)
数字技术赋能视域下的基层社会治理变革困境及对策
吴天龙[1]
(80-82)
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精准化问题研究——基于哈尔滨市H社区的实地调查
张慧玲[1]
(83-85)
他者视角下借力来华留学生讲好中国企业故事——以战略管理课程(英文)为例
吴桂兴[1]
(86-88)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活动设计课程改革路径研究
梁珊[1]
(89-91)
“大思政课”视域下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路径研究
王俐[1]
(92-94)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以郑州市为例
齐校会[1]
(95-97)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策略创新
宋泽芮[1]
(98-100)
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研究
汤玉燕[1];马风燕[1]
(101-103)
红色文化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的路径探究
仝羽婵[1]
(104-106)
新语境下传统“粉丝”角色转变的研究分析
童婉乔[1]
(107-109)
算法推荐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创新突围
万劼[1]
(110-112)
高校思政课数字化转型研究
王一茗[1]
(113-115)
基于PBL的职业院校课程思政教学的研究——以计算机专业为例
王震[1]
(116-118)
评析——对外汉语本科系列教材《汉语词汇教程》
许艳文[1]
(119-121)
职业教育与劳动教育异质化趋势下的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杨菲[1];揭伟[2];杜欣欣[1]
(122-124)
新工科视域下文化自信融入工程训练课程路径研究
程博[1];陈铭恺[1];杨启航[1]
(125-127)
“大思政课”格局下地方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研究——以扬州市红色文化资源为例
杨宇新[1];朱熙涵[1];朱佳欢[1]
(128-130)
数字时代下大学生信息素养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机制的对策研究
赵雅婷[1]
(131-133)
思政元素融入“市场营销学”课程路径研究
周钰婷[1];沈佳君[1]
(134-136)
OBE教育理念下数字化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庄媛[1]
(137-139)
逆向的教学设计:从理解到认知结构发展
张琳[1];栗吉昌[2]
(140-144)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缅语阅读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何杨丽[1]
(145-147)
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路径研究——以江苏开放大学为例
黄珊[1]
(148-150)
技工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和劳动教育的融合策略研究
张红云[1]
(151-153)
大学生德育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研究
张守磊[1]
(154-156)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思政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同育人研究
梁原[1]
(157-159)
教师教学理性化的缺失与回归
董磊[1]
(160-162)
理论维度、时代意蕴和应用探索:教育家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共契
黄婕[1];卢晓希[1]
(163-165)
混合现实技术在博物馆展示中的应用路径探索
刘辰明[1];李蓉蓉[1];李语凡[2];高环成[1]
(166-168)
“大思政课”理念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探究
彭雪松[1]
(169-171)
学分制背景下选课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以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为例
曲昌展[1];佟喆[1];齐芳[1];尤松[1]
(172-174)
美育融入老年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
徐立力[1]
(175-177)
权力视角下的流动摊贩食品安全的话语建构
张馨元[1]
(178-180)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探索
崔丽洁[1];骈岑[1];何璠[1]
(181-183)
高职院校特色英语写作教材编写研究
张凤[1]
(184-186)
高校田径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内容途径研究
洪燕燕[1]
(187-189)
新时期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究
王爱社[1]
(190-192)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探索
易明[1];谢彪[1];陈慧[1]
(193-195)
陕西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时代新人培养机制与路径研究
张婷[1]
(19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