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Yan'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简 介:《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社会科学学术刊物,创刊于1979年,1987年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向国内外公开发行,2003年改为双月刊,128个页码。本刊立足革命圣地延安,以“红色延安”的独特历史文化和延安大学的学科优势为自己的办刊特色,始终恪守学术规范,坚持学术创新原则,倡导学术自由,开拓新知,探求真理,把求真、求新、求深作为刊物的一个重要办刊思想。在内容上,充分发扬革命圣地延安的地方特色,在学科优势和地方特色的不断探索过程中,逐渐培植和形成学报的自身特色。2014年,本刊的“延安学研究”栏目在评刊中首次被评为陕西省和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2014年,本刊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入选为综合性人文社科期刊核心期刊(扩展版)。2018年,本刊再次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入选为综合性人文社科期刊核心期刊(扩展版)。主要栏目有:延安学、中共党史、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文学与语言学、历史学、陕北历史文化研究等。
- 主管单位:陕西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延安大学
- 创刊时间:1979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延安市杨家岭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4-9975
- 国内统一刊号:CN 61-1015/C
- 邮发代号:52-70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1期
作者风采
(2-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深层逻辑
王英[1]
(5-11)
历史自信视域下中国共产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探析
王鑫[1]
(12-17)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历史赓续、当代审思与世纪发展
李维军[1];范金金[2]
(18-24)
论批判性思维倾向
蔡广超[1]
(25-33)
评析保罗批判性思维理论若干关键词的汉译
武晓蓓[1,2]
(34-41)
陕甘宁边区乡村党支部战斗堡垒建设
王今诚[1];陈子轩[2]
(42-48)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调查研究工作的基本经验
杨一凡[1]
(49-54)
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的出场及文学呈现
彭佳[1]
(55-61)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林炜炜[1]
(62-66)
数智化背景下延安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析
党星[1]
(67-73)
文化生产的平台化演进及其治理向度——以平台资本垄断逻辑为核心线索
孙晗冰[1];王寅[2,3]
(74-81)
“延安文学”概念界定及其基本特征
霍建波[1];武佳琪[1]
(82-87)
延安时期诗歌语言的艺术特征探析
冯娟[1];杜舒媛[1]
(88-94)
影像政治·革命美学·话语实践——延安电影团历史探赜与当代省思
淮亚莉[1];邓启明[1]
(95-101)
运粮入关、砥柱之险与定都关中——对封建皇权的一种约束逻辑
向青山[1]
(102-109)
萨法维王朝初期伊朗与欧洲外交关系评析
金鹏[1]
(110-116)
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探究
许仲举[1];周雪玲[1]
(117-121)
家校共育赋能教育减负提质对学生非认知能力影响机制研究
杨洁[1];金莹[2]
(12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