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4年11月21日 星期四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出版广角

出版广角

View on Publishing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19-2020)、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

简  介:《出版广角》杂志创刊于1995年,2002年12月被评为第二届国家期刊奖重点社科期刊,连续入选“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每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量在同类期刊排名靠前,2018年入选复印报刊资料重要来源期刊(2017年版)。 《出版广角》不拘泥于广西一地,秉持与时俱进的创新开拓精神,把目光投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在文本和经营方面进行多元化创新,开创了业内媒体的数个“第一”:第一本全彩印刷的业内刊物,第一家从地方走向全国的业内刊物,第一家寻求到诸多出版社作为协办单位并联合举办行业高峰论坛的业内媒体。 《出版广角》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于争鸣与批评,以创办“中国出版产业观察期刊”为办刊宗旨,积极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为新时代中国新闻出版产业发展升级服务。刊物致力于成为业内具有理论先导地位和新锐气象的高品位专业期刊,主要从理论视点、话语方式和稿件组合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藉此实现一份行业学术、文化期刊在以下三个方面的突破:以读者为导向实现在小众读者内争取大多数,以批判的话语方式体现专业性、敏锐度、可读性,以指导性、实用性强的实践案例服务一线编辑人员。刊物先后得到新闻出版管理单位、出版社领导的关注和肯定,也获得许多出版人士和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师生的喜爱,奠定了其作为中国出版产业、出版文化重要学术性刊物之一的权威地位。

  • 主管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 主办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
  • 创刊时间:1995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地址:广西南宁市望园路13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6-7000
  • 国内统一刊号:CN 45-1216/G2
  • 邮发代号:48-84
  • 单价
  • 总价

2024年 第S1期

以创新引领全流程转型升级 培育出版新质生产力 周廉承[1] (3-7)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教育出版的高质量发展 覃乃川[1] (8-11)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出版社联合出版模式的思考 吴柏强[1] (12-16)

构建专家智库 拓展出版新业态——基于教育出版创新知识服务的思考 周彩珍[1] (17-21)

学术共同体与学术期刊协同发展研究 潘安[1] (22-26)

出版传播助力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广西篇章——以广西民族出版社为例 卢悦宁[1] (27-30)

跨文化语境下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图书走出去——以广西美术出版社为例 吴雅[1] (31-34)

打造学术图书出版品牌的思考——以“大学问”为例 刘隆进[1];黄丽艳[1] (35-39)

出版融合发展背景下美术类图书选题策划思考 黄雪婷[1] (40-44)

艺术类小众图书的出版破圈——以《泥金手抄本的历史》众筹为例 韦丽华[1];黄恋乔[1] (45-48)

基于再媒介化理论的有声出版——以漓江出版社为例 张津理[1] (49-52)

区域性学术期刊出版集团的建设思考 张淑巧[1] (53-56)

“大科普”视角下科技期刊提升科普能力的思考 蒙薇[1] (57-61)

教育学术期刊服务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建设的路径——以《教育观察》为例 马苗苗[1] (62-66)

AR技术在我国少儿期刊中的应用研究 温尚超[1] (67-71)

地方高校学报打造特色栏目的实践与思考——以《广西教育学院学报》“桂学研究瞭望”栏目为例 庞丹丹[1] (72-76)

融合出版视角下职院刊栏目的高质量发展——基于对14种职院刊核心期刊的分析 欧华鹏[1] (77-83)

科技期刊专题策划研究——以2019—2023年31种电工技术类中文核心期刊为例 祝晚华[1] (84-88)

出版社新媒体营销的优化路径 蒋文娜[1] (89-92)

出版机构短视频平台的实证研究——以抖音平台为例 张振华[1] (93-98)

融合出版背景下图书编辑直播营销的策略 陈剑平[1] (99-102)

图书直播带货的优化策略 黄玉东[1] (103-107)

新时代教育图书出版人才的培养路径 李苏澜[1] (108-113)

出版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质检编辑的工作思路 张佳[1] (114-117)

印前质检引导学习功能的实践探新 王专[1] (118-120)

教材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 林霖[1] (121-125)

高校教材出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 张贻松[1] (126-130)

兼祧二宗,探赜钩玄——评《洪武到成化:明代前期官窑瓷器》 赵楠[1] (131-134)

教材编修质量的提高路径——以桂版《艺术·音乐(简谱)》为例 高珊[1] (135-139)

新艺术课标框架下教材编修中的课程建构——以桂版《艺术·美术》为例 杨勇[1] (14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