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04月01日 星期二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课程·教材·教法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14)、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24)

简  介:初、中等教育专业刊物。其宗旨是推动中小学课程。教材和教法的理论研究,总结和交流改革中小学课程及各科教材教法的经验,探讨教学理论与教学规律。主要内容有:课程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国内外教育改革动态、教材建设、师范院校课程设置等。读者对象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工作者及师范院校师生。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 创刊时间:1981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7号院1号楼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0186
  • 国内统一刊号:CN 11-1278/G4
  • 邮发代号:2-294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1期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2022年版义务教育新课标阐释与研究》 (F0002-F0002)

教育强国导向下基础教育课程建设的使命、困境与发展路向 宋乃庆[1,2];郑文虎[3];吴乐乐[3,4] (4-10)

论课程知识的未来向度 张国玲[1];徐继存[2] (11-19)

从课例到课程样例:中国课例研究的创新实践与理论贡献 安桂清[1];陈艳茹[1] (20-27)

高质量教材建设规划的价值意蕴、核心向度与实践路径 刘一飞[1];李广[2] (28-34)

职业教育教材使用监测的时代意义、体系框架与实施对策 韩江萍[1];陆宇正[1] (35-40)

中国特色教学论标识性概念构建的逻辑框架与实践构想 张姝[1];朱艳[1];李森[2] (41-47)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自然生成与设计理路 叶波[1] (48-54)

论智能时代背景下的教学民主 王强[1];傅敏[2] (55-60)

深入理解“稳中求进”,整体把握统编初中语文教材 尤炜[1] (61-69)

义务教育历史教材编修若干重点问题刍议 赵万东[1] (70-77)

李秉德语文教育思想与中国特色教学论构建 赵晓霞[1] (78-84)

学科核心素养德育维度的实践审视及路径重构 郭程轩[1,2] (85-91)

小学数学幼小衔接教材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胡雪丹[1] (92-99)

空间观念素养的培养路径及展望 郭玉峰[1];王伊阳[1];何泉蓉[1] (100-107)

新课标视野下英语教师培训的理论依据、层次类型与实施路径 邵艳红[1];梅德明[2,3] (108-113)

日语阅读文本的改编策略研究——以高考全国卷阅读理解文本为例 刘伟[1];李宁[2] (114-120)

我国高中物理教材中科学本质内容表征分析 杜静[1];罗梦园[1] (121-128)

生物学科学史循证教学:为何与何为 孟凡龙[1];朱家华[2,3] (129-134)

实践型科学教学:理论框架、设计原则与教学过程 马冠中[1];张红霞[1] (135-142)

音乐课程思政的价值表达与逻辑进路 罗雪迩[1,2] (143-148)

教师跨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的内在驱动与实现路径 纪德奎[1,2];陈业淼[2] (149-155)

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再深化:方向与行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2024年学术会议”侧记 孟宪云[1];李欣桐[2];平悦[2] (156-159)

人民教育出版社隆重推出《〈课程·教材·教法〉论文精选》(18卷) (161-161)

《课程·教材·教法》2025年重点选题 (162-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