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04月01日 星期二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戏剧之家

戏剧之家

Home Drama

简  介:《戏剧之家》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份大型政策指导与理论研究的学术期刊。《戏剧之家》其宗旨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振兴民族地方戏曲。刊物集理论性、学术性、指导性于一体立足湖北,面向全国,以关注当代戏剧发展,宣传新人佳作,培育青年观众(读者)为己任。

  • 主管单位: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主办单位:湖北今古传奇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 创刊时间:1995
  • 出版周期:旬刊
  •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1号省文联大院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7-0125
  • 国内统一刊号:CN 42-1410/J
  • 邮发代号:38-559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4期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2)

湘昆的传承研究——基于湘昆司笛夏轲的口述记录整理 潘青峰[1] (5-8)

现代性视野下昆曲的传承与创新——以纪念张继青先生专场演出及现代昆剧《瞿秋白》为例 张润玉[1] (9-11)

董西厢与王西厢宫调声情比较研究 包温都尔夫[1] (12-14)

固本创新的“正确打开方式”——析越剧《新龙门客栈》的创作特色 张博雅[1] (15-17)

赖声川戏剧作品中的喜剧思维 牛蕾[1] (18-20)

情味中心,观演渗透——梵语戏剧著作《舞论》“情味论”研究 殷红[1];孔祥辉[2] (21-23)

俄罗斯“白银时代”戏剧的根源及其影响 阳忍锋[1] (24-26)

《海鸥》演绎中梅耶荷德体系的现代应用 王震宇[1];武杰[1] (27-29)

浅谈角色的“性格化”创作——以《如此无情》中的艾米莉亚为例 柴瑾[1];唐剑威[1] (30-32)

拼贴·象征·抒情:“一人一故事剧场”的诗意叙述 袁玉珏[1] (33-36)

古典小说对于评书艺术的影响 邱霞[1] (37-39)

侗戏剧本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刘婉露[1];龙敏[2] (40-42)

论中国戏曲传承创新的基础教育背景——基于一次调研的思考 周振亚[1];周听[2] (43-46)

引爆点理论下传统戏曲破圈路径探索——以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为例 孟睿涵[1];吴琪[1] (47-49)

数字经济背景下中国戏曲国际化产业链发展研究 黄晨莹[1] (50-52)

教育性戏剧视角下国内外教育剧场的发展 余新妹[1];高燕清[1];顾慧雯[1] (53-55)

舞台表演与镜头前表演中视觉表达与细节处理的比较研究 陈欣[1] (56-58)

浅谈戏曲意境与舞台空间的探索 詹必忠[1] (59-61)

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戏剧舞台空间设计演变 魏丽娜[1] (62-64)

《贬官记》《兰花赋》:闽剧音乐传统与现代韵创 张慧娟[1] (65-68)

基于字腔关系的山西民歌演唱诠释——以三首山西民歌的演唱为例 吴嘉丽[1] (69-71)

马思聪早年在广州的音乐教育活动探究 叶洁纯[1] (72-74)

李斯特音乐会练习曲《叹息》音乐特征与演奏技巧 陈佳明[1];张昱婷[1] (75-77)

浅析洛可可音乐风格的特征——以库普兰的《闹钟》为例 彭宽[1];唐寅玲[1] (78-80)

勃拉姆斯艺术歌曲中的“爱与死亡”的体现 饶李阳[1];刘锦熙[1] (81-83)

钢琴演奏中情与理的统一分析——以《黄河愤》为例 罗思思[1] (84-86)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的音乐结构与民族音乐元素探讨 邓乐蒙[1];周行[1] (87-89)

咏叹调《世上没有尤丽迪茜我怎能活》的创作及演唱探析 俞心轩[1] (90-92)

歌剧《长征》中《三月桃花心中开》艺术表现及演唱技巧 张辛然[1] (93-95)

试析许嵩歌词意象的选择和运用 郑雅茜[1];钱华[1] (96-98)

声乐演唱中的肢体语言艺术 张兵[1] (99-101)

跨文化交流下的音乐创作与表达 徐璐[1] (102-104)

以竹笛演奏教学改革服务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的研究 阚鹏[1] (105-107)

论高校音乐美学课程普及瑶族民歌的重要意义 林浩[1];刘子心[1] (108-110)

歌剧作品在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尹丽华[1];赵宇[1] (111-113)

钢琴教学中音乐逻辑思维的构建与培养 何涛[1];刘洋[1] (114-116)

高校钢琴表演专业学生创作能力培养机制 吴迟[1] (117-119)

大专院校交响音乐社团组建与训练策略 邓延彦[1] (120-122)

高职院校中声乐教学“匠心品质”的打造 曲有斌[1] (123-125)

舞蹈《独树》中元素编舞法的应用与分析 王雪逸[1] (126-128)

浅谈舞剧中的意境创造——以舞剧《朱鹮》为例 杨小萱[1] (129-132)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中的风格性要素把握技巧分析 法明[1] (133-135)

桂西北少数民族舞蹈道具的研究与创新——以铜鼓为例 樊文华[1] (136-138)

“三节六合”在中国古典舞中的体现及教学启示 何映萱[1] (139-141)

探微舞蹈表演中舞蹈动作与表演的关联性 田书娜[1] (142-144)

浅析创造性舞蹈教学的课堂应用 段知含[1];孟佳[1] (145-147)

启蒙教育视角下幼儿舞蹈创编与教学探讨 谢薇[1] (148-150)

青少年舞蹈拔尖人才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彭柳[1] (151-153)

论当代印度帝王传记电影的叙事特色——以《阿育王》和《阿克巴大帝》为例 阮若曦[1] (154-157)

成长叙事与育才反思——关于教育题材影视剧的文化研究探析 封淇[1] (158-161)

人类人性的叙事者——阿斯哈·法哈蒂导演特色分析 郭姬乃威[1] (162-165)

融媒体时代文化综艺类节目的新样态探索——以《故事里的中国》为例 李征运[1] (166-168)

老年题材电影多元化叙事中的情感表达——以电影《我爱你》为例 熊平康[1] (169-171)

培育中职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教学路径探究——以“声乐”专题学习为例 吕丽[1] (172-174)

音乐专业声乐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新探索 俞亮[1] (175-177)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壮族歌舞技艺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研究 符强[1];肖友兴[2] (178-180)

OBE理念在高校舞蹈专业混合教学模式中的应用分析 位红苇[1];张树伟[1];韩孟桐[2] (181-183)

数字音乐技术在高校音乐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赵爽[1] (184-186)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音乐公共选修课程建设研究 张哲琦[1] (187-189)

职业学校音乐教学策略研究 刘晓宇[1] (190-192)

楚怡精神视域下高职舞蹈专业教学团队创新教学法研究 伍敏[1] (193-195)

赋能自贸港文化发展下师范高校黎苗舞蹈育人探索 陈思瑶[1];黄俊海[2] (196-198)

惬意的生活 (199-199)

时和岁丰中国年乙巳 (20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