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典籍与文化
Chinese Classics & Culture
该刊已选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19-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1999)、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
简 介:本刊基本划分为六个版块,其中文化论坛版块,运用专论、散论、杂文等形式,在传统文化视角下,关注现实文化热点,进行理论阐述。文史新探版块,刊载有深度,有创见,且文笔流畅的考据性短文。文献天地版块,着眼珍稀文献的探幽抉微,传统文献的新意发掘,文献典藏流传的逸闻佳话。文化广角版块,透过具体细微的古代文化事象,多角度审视传统文化。学界纪事版块,刊载相关学人的师友交往,学术活动,治学心得;重要研究课题的进展状况,学术前沿信息;国内研究成果的客观评述。域外汉学版块,借鉴海外汉学研究的经验和成果,开阔研究视墅。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
- 创刊时间:1992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北京大学哲学楼328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4-3241
- 国内统一刊号:CN 11-2992/G2
- 邮发代号:28-210
- 单价:
- 总价:
2024年 第2期
唐国史中李密史事遮蔽与形象建构——以《蒲山公传》辑考为中心
陈伟扬[1]
(4-15)
安史之乱前杜甫与郑虔交游考实——以杜诗系年为中心
李煜东[1]
(16-23)
论韩愈的“选体”诗——以“选体”概念的流变及其诗学史意义为视角
刘雨晴[1]
(24-33)
苏轼《浪淘沙·探春》辨伪
李盛尧[1]
(34-37)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撰定过程小考
赵永磊[1]
(38-45)
论南京图书馆《楚辞辩证》二卷《后语》六卷系宋本非元本
韩梅[1]
(46-57)
闻人诠本《仪礼注疏》与明中期之学术
廖明飞[1]
(58-67)
黄霸始任颍川太守时间考
孙梓辛[1]
(67-67)
静嘉堂文库藏《崇文总目》抄本考论
杨恒平[1]
(68-74)
吴宽“丛书堂”钞本《嵇康集》题跋作者新考
孟永林[1]
(75-81)
《本朝名家诗钞小传》版本流变考述
刘繁[1,2]
(82-94)
国家图书馆藏桂馥旧藏孔继涵抄本《毛诗稽古编》考论
于浩[1]
(95-100)
齐桓公欲“封禅”事探析
王少帅[1]
(101-107)
《春秋左传》杜氏义例探析
陈绪波[1]
(108-117)
承明、金马诸地考——兼论隋唐长安宫省著述之所的承与变
宛盈[1]
(118-128)
从地方祠祀到宗族信仰:新见张■佚文《方仙翁庙碑》考释
罗韫哲[1]
(129-137)
《旧唐书·礼仪志》会昌庙议错简、阙载及史源考
范云飞[1]
(138-146)
从清人纂目角度看吴慰祖《四库采进书目》补注之问题——以山东进呈书目为例
王勇[1]
(147-157)
“贯隼”,还是“贯準”?
王瑞来[1]
(158-159)
凤凰出版社隆重推出《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十辑(全14种)
(161-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