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论坛
Jiangnan Forum
简 介:《江南论坛》的前身是由新四军创办的《江南》半月刊。1939年5月,《江南》作为中共东路特委机关刊物在无锡梅村创刊。这是一本宣传党的抗日主张的综合性政治理论期刊,具有很强的权威性、指导性和可读性。作为一本党的机关刊物,它在唤起民众团结抗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江南人民的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93年10月,作为《江南》的复刊《江南论坛》,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近年来,《江南论坛》继承和弘扬光荣的革命传统,在呼应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中,彰显时代精神,聚焦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课题,在理论研究和理论宣传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长三角地区理论宣传和学术交流的重要阵地。经过多年的努力,《江南论坛》已发展为由长三角地区十六城市党委宣传部和社科部门联合主办的区域性、综合性社会科学杂志,先后被评为省一级期刊、优秀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全国优秀经济期刊、“2018年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 《江南论坛》以宣传、研究、总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江南地区的伟大实践为宗旨,坚持以“经济理论为主、应用理论为主、地方特色为主”的办刊方针,始终把经济理论及其应用性研究、宣传摆在刊物的中心位置,对长三角地区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经验、新典型及时进行总结、宣传,对长三角地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及时进行研究和探索,有力地指导和推动了长三角地区城市协作,为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江南论坛》主要栏目:新时代新发展、经济观察、长三角发展论坛、党的建设、产经研究、乡村振兴、绿色发展、法治天地、调查研究、学术探讨、文化繁荣、县域发展、社会治理、社会事业、实践思考、江南文史、书评、随笔、江南信息苑等。
- 主管单位:中共无锡市委党校
- 主办单位:中共无锡市委党校
- 创刊时间:1993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南象山路2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6-0057
- 国内统一刊号:CN 32-1405/C
- 邮发代号:28-96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2期
以新质生产力更好赋能高质量发展
(1-1)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机理与路径
张艳丽[1];夏琼[1]
(4-9)
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现代化的内在逻辑与现实路径
黄小彤[1];陈静宜[1]
(10-15)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逻辑理路、核心要义和价值意蕴
杨蓉荣[1,2];刘谨铭[1]
(16-20)
准确把握习近平共同富裕观的辩证性、创新性与实践性
韩记康[1]
(21-26)
耐心资本的制约因素与突破路径:基于退出机制的创新性研究
陆岷峰[1]
(27-32)
现代化主体性之逻辑嬗变——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视角
段楠萍[1];王廷国[2]
(33-38)
“中之人”的数字进化与真我异化——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视阈下的数字解读
赵春雨[1];王晶晶[1]
(39-44)
基于城市历史的滨水工业遗产空间再塑策略——以无锡钢铁厂为例
李馨怡[1]
(45-48)
文化乡村发展的价值意蕴、实践探索与现实启示——以浙江为例
冯慧琳[1];高君[1]
(49-54)
推动江苏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城乡一体化建设
栾开印[1,2]
(55-59)
无锡市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研究
孟祥丰[1]
(60-64)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提升的优化路径——基于X市调查数据的研究
包雅玮[1,2]
(65-69)
市县政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进路研究——以绍兴市为例
杨晓辉[1]
(70-74)
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中华典籍阅读推广策略研究
王球云[1]
(75-79)
公立医院推进政治监督“三化”探析
黄晓阳[1];丁玉玺[1]
(80-83)
清前中期的盐商贸易与扬州文化建设
刘心怡[1];张清文[1]
(8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