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育学刊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2019)、哥白尼索引(2020)、美国化学文摘(2015)、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2014)、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
简 介:本刊体育专业学术性刊物。设有经验总结、理论探索、读书思考、试验报告、专题讨论、最新科技知识介绍、体育科技动态报道等栏目,为体育学术研究和学习提供交流园地。读者对象主要是体育科研工作者、体育院校师生、教练员、运动员等。本刊反映我国体育科学文化进展情况,重点发表中国体育学术前沿研究成果,是考察与研究中国体育发展现状和趋势不可缺少的依据。2002年被评为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学报,而且是国内外多个知名检索期刊和数据库的刊源。2002年在《人大报刊复印资料》1574种人文社科报刊排名中居前20位,在体育类期刊中居第二位。《体育学刊》已成为知名的体育类学术理论刊物。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 创刊时间:1994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楼4楼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6-7116
- 国内统一刊号:CN 44-1404/G8
- 邮发代号:46-232
- 单价:
- 总价:
2024年 第6期
后人类时代学校体育的身体新质探骊
黄爱峰[1];王世超[1]
(1-7)
具身德育视域下学校体育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学理阐释、实践困境与推进路径
叶松东[1];贾晨[2];Koh Koon Teck[3]
(8-16)
“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参与全球体育文化治理的方向、机制、路径
周德巧[1];崔丽丽[1];孙晋海[1];刘冬磊[1]
(17-24)
体、技、形的多态演进:中国岩画中原始体育形态的民族性转向研究
王晨[1];童永生[1]
(25-32)
剥落视角下逆向层累、单辞只义与逆推顺述的武术史研究法——以官应震《请开将材科疏》流变考为线索
蒋德龙[1];蒋愿望[2];刘丽萍[3]
(33-39)
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当代转型与实践路径
徐晶妮[1];訾卫东[2];王海云[3]
(40-44)
新《体育法》第92条“体育仲裁受案范围”探析
熊瑛子[1]
(45-55)
基于网络数据挖掘的长江经济带户外体育旅游流时空特征研究
肖年乐[1];周道平[2]
(56-63)
双管齐下:基于双过程理论的锻炼行为促进思考
刘美廷[1,2];张连成[1]
(64-70)
权力感对体育专业大学生道德认知的影响:来自fNIRS的证据
陈梦一[1];祝大鹏[1,2]
(71-76)
基于大概念的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教学:逻辑证成、系统设计与推进策略
降佳俊[1];尹志华[1]
(77-86)
体育与健康数字教材建设的价值诉求、逻辑理路与实践进路
李大帅[1];周悦[2];岳新坡[3]
(87-94)
新课标背景下青少年体育游戏设计研究:心流理论框架与实践策略
陆炎[1];史曙生[2];葛国政[1];李冲[1];方萍[1]
(95-101)
“动友云教练”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实验研究
樊莲香[1];闫泽宇[1];边宇[1];杨管[1];庄巍[1];段宝莹[1]
(102-108)
“双减”政策下体育课后服务协同治理的机制与路径
刘艳[1];周倩[1];崔李明[2]
(109-117)
高校公共体育分数膨胀现象的生成与消解
李忠伟[1,2];赵富学[1,2]
(118-124)
评教还是评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学生评教有效性研究
蒲毕文[1,2]
(125-132)
中超联赛球队第一个进球前后技术与跑动表现的对比研究
周海督[1,2];冯良珠[1,3];刘鸿优[1]
(133-139)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杠铃高悬垂位实力抓举与借力单杠双力臂动作的拮抗关系研究
石智勇[1];徐异宁[1];顾耀东[1]
(14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