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Educational Science Edition
简 介:《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是由我校主办的教育科学研究期刊,是国内医学院校乃至全国高校学报中为数不多的教育类期刊。自1999年创刊以来,学报以邓小平教育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立足本校,面向全国,积极反映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 主管单位:四川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
- 创刊时间:1999
- 出版周期:季刊
- 地址:成都市温江区柳台大道1166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8-8288
- 国内统一刊号:CN 51-1576/G4
- 单价:
- 总价:
2024年 第3期
基于学科特点浅析中西医结合高等教育的几个问题
戚端[1];宋宇尘[1];陶佳玥[1];陶伟伟[1];孙东东[1]
(1-3)
美学与艺术融入中医药高等教育的价值、现实困境与实施策略
朱凌箐[1];邬建卫[1]
(4-7)
中医药文化赋能劳动教育意蕴与创新路径探赜——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
杜娟[1];胡湘敏[1];莫维兰[1];范文淑[1];何坤霖[1];莫凡[1]
(8-11)
中医学类学生科研能力问卷的编制与应用
唐秋秀[1];欧洪[2];黎量[2];彭波[2];胡朝兵[1]
(12-16)
基于“教”与“辅”的多边教学效果优化下的中医骨伤科学专业教学思考
易亚乔[1];朱萱[1];何清湖[2];郭艳幸[3];王国豪[4];张丹瑞[1]
(17-21)
“五育并举”视域下医学生“六位一体”高质量全面发展育人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林昕潞[1];陈翔[1]
(22-24)
政策工具视角下我国“5+3”一体化医学人才培养的政策分析
康睿[1];赵涵琪[1];钱丝诗[1];胡一梅[2]
(25-30)
四川省药学专业“3+2”中高职衔接培养模式的调查分析
高剑坤[1,2,3];梁雪兰[1,2,3];夏清[1,2,3];邹艳萍[1,2,3];向晓雪[1,2,3];龙怡[4];曹艳霞[1];王美[1];赵玉龙[1];王嘉毅[1,2,3];张黎[1]
(31-36)
校企协同育人背景下高校“双螺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林昕[1]
(37-41)
文化自信视域下艺术类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培育研究
林丽芳[1]
(42-44)
元宇宙赋能高校文化育人的时代价值和实践路向
董扣艳[1,2];丁律衡[3]
(45-48)
“健康中国”背景下融入“阅读+”理念的新医科人才培养策略分析
姚垚[1];陈佳佳[1];杨璐瑶[1];徐昊楠[1];张明芮[1]
(49-52)
高质量康养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以贵州省黔西南州为例
王云[1];杜莎[2]
(53-56)
某中医药大学管理类学生学业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黄泽娟[1];杨胤清[1];李家伟[1];颜涛[1];陈建涛[1];王静[2];代艳[1];杨琼[1];吴银辉[1];张瑞曦[1];杨义[1]
(57-60)
可视化与医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设计与应用
张松[1];余源[2];肖晓琳[3];王春霞[1]
(61-66)
产教融合结合形成性评价在中药药剂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万娜[1,4];杨怡琴[1];魏韶锋[1];刘英[1];罗晶[1];朱卫丰[1];伍振峰[1,2,3]
(67-72)
当堂对分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心理治疗技能训练中的应用
余常[1];李芸[2];朱晓燕[3];左小红[4];周仕轶[2];张学新[5]
(73-79)
中医药院校“医学数据挖掘”的金课建设探究
肖丽[1];高原[1];张新格[1];张梦倩[1];谭梦玲[1];古文萱[1];史周华[2]
(80-8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原理课”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
宋建钢[1]
(84-86)
项目驱动教学法(PBL)在研究生学术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证研究
邓利蓉[1]
(87-89)
“大思政课”视域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模式及其优化路径
伏江瑜[1];周颖[1];林琳[1];胡吉[1];刘东梅[1]
(90-94)
“大思政”视野下的中医高等院校校本文化资源思政课的探索与实践——以上海中医药大学为例
彭卫华[1];许瑜函[1];陶思亮[1]
(95-99)
高校研究生理论宣讲团“双向”育人作用及其提升路径
舒雯雯[1];徐正东[1];刘蓓[1]
(100-103)
新时代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优化策略
田欢[1];张咏梅[1]
(104-108)
分众教学,办好高校思政课的有益探索
邓韵[1]
(109-113)
基于Cite Space知识图谱对护理学专业师资教学能力研究现状的可视化分析
纪雯婷[1];侯朝铭[1];高静[1];柏丁兮[1];卢贤英[1]
(114-121)
工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策略
孙山[1];李颖[1]
(122-124)
四川省高校有组织科研的组织模式探讨——以“双一流”高校为例
杨帆[1];康睿[1];杨胤清[1]
(125-128)
基于学习者视角的高校学习空间满意度的调查研究
阳亚平[1];曾起堂[1]
(129-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