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03月31日 星期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Jiamusi University

曾用刊名:佳木斯师专学报

简  介:《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83年,是由佳木斯大学主办的社会科学刊物。本刊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登载本校和校外作者最新的研究成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三个文明建设服务,为学术交流和学科建设提供理论园地。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佳木斯大学
  • 创刊时间:1983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学府街258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7-9882
  • 国内统一刊号:CN 23-1412/C
  • 邮发代号:14-275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1期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实践创新及逻辑构建 余成武[1] (1-4)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建设重要论述及实践策略 郑文芳[1] (5-8)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四个解读维度——以文化自信、自觉、自立、自强为视角 马玉欢[1];于兆蒂[1] (9-13)

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进路 徐冬先[1];刘瑞[1] (14-18)

“自由之疾”与弗洛姆的诊治 谢震[1];谢函峰[1] (19-22)

历史唯物主义不同理解视域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建构的影响 宋啟闻[1];冯建华[1] (23-27)

公共性视域下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研究 方哲[1] (28-31)

去蔽·互构·共生:中西方生态文明叙事的新路向 蒋予格[1];杨鑫悦[2] (32-37)

数智赋能中国式政治文明建构的路径创新探析 侯丽岩[1];李兆楠[2] (38-41)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视野下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实践研究 马语莲[1] (42-45)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实践 王晖[1] (46-48)

黑龙江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高质量发展策略研究 韩婷婷[1];李敏[2];王维晨[1] (49-51)

基于动态能力视角的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绩效研究 周周[1];石惠惠[1] (52-55)

乡村治理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思考 颜燕师[1] (56-58)

离婚扶养制度的法律性质探析 王群[1];杨岐峰[1] (59-63)

我国不动产让与担保公示问题研究 金梦楠[1];张慧敏[1,2] (64-66)

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野下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创新 何艳君[1] (67-70)

习近平文化思想视域下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现实审视与回应路向 张海峰[1] (71-74)

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新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路径研究 左丽霞[1] (75-77)

互联网新技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意识形态教育中的运用研究 李晨[1];杨叶平[2] (78-81)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价值及推进举措 张识君[1] (82-84)

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认同度提升策略 郭倩文[1] (85-87)

政治仪式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实现路径 朱海霞[1] (88-91)

魏晋玄学对人物赞的影响 洪秀娟[1] (92-94)

冯梦龙戏曲交游和创作考 魏静[1] (95-98)

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学还乡叙事及意义建构 张莉[1] (99-102)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小说中的形象建构及民族认同研究 高宁[1] (103-107)

王蒙小说《青春万岁》的叙事手法及理想主义精神 雷金方[1] (108-112)

《厚土》:一种自我生命体验的深刻表达 孙玉秀[1] (113-116)

王安忆《纪实与虚构》的孤独韵味及生命超越 万魏[1] (117-120)

与自己对话:李娟散文的生命回归及诗性美学 祁郁[1] (121-124)

美国侦探小说之渊源、发展与叙事 邓景茹[1] (125-129)

彼得·马修森从地方到全球的生态旅行书写研究 王倩[1];季文[1] (130-133)

美国华裔文学族裔性书写新范式探究——以《唐人街内部》《反抗者》和《我们失去的心》为例 纪翠萍[1] (134-138)

中国现当代小说在拉丁美洲的译介与接受 游瑞娇[1] (139-141)

视觉语法视角下南京旅游英文官网多模态话语分析 赵文彩[1] (142-146)

《三国志》中的华佗评价研究 张珺[1];张乐林[2] (147-150)

“特殊解放区”时期大连红色金融的发展脉络、历史贡献及经验启示 史迎霞[1] (151-155)

云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基础及提升路径研究——以保山为例 王丽[1] (156-159)

合阳提线木偶戏田野调查与现状分析 雷一菲[1];朱玉福[1] (160-162)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赫哲族与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陈学军[1];刘雪梅[1] (163-166)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敖鲁古雅鄂温克驯鹿文化发展状况调查与思考 黄玮[1] (167-170)

生态语言学视域下濒危裕固语语档建立的路径探索 刘莉[1] (171-172)

工匠精神融入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培育路径研究 左倩倩[1];赵争[2];江本赤[2] (173-176)

新时代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劳动素养培育路径研究 周薇[1] (177-180)

国防教育融入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路径探析 谢爽爽[1];杨志华[1];吴帆[1] (181-183)

新文科背景下文科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必要性及对策研究 刘莉[1] (184-186)

提升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意识的必要性、问题及建议 崔永江[1];王世恒[1] (187-19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宋磊[1];王欢[2];丁毅农[1] (191-193)

课程思政视域下“四史”教育融入军事理论课教学创新研究 章勤[1] (194-196)

新时代学前教育发展托幼一体化服务路径研究 鞠红霞[1] (19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