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03月31日 星期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湖北教育:科学课

湖北教育:科学课

The Science Teaching

曾用刊名:科学课:小学版;小学自然教学

简  介:本刊创刊于1985年,刊物坚持以“继承、发展、创新”为指导思想,加强对国家颁布的科学课程标准和各种版本《科学》教材的研究和宣传力度,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努力使刊物具有“案例性、典型性、普遍性、实用性”的办刊特色。目前,所有编写《科学》教材的出版社都加盟协办刊物;多位中科院或工程院院士担任刊物的的顾问,使刊物更具有指导性和权威性。该刊是每一所开设科学课的小学不可缺少的教学刊物。

  • 主管单位: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主办单位: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 创刊时间:1985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78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3-4390
  • 国内统一刊号:CN 42-1033/G4
  • 邮发代号:38-327
  • 单价
  • 总价

2024年 第12期

刘默耕老师想得深远 刘沛生[1];姜允珍[2] (0-0)

找准科学大概念的位置 曾宝俊 (1-1)

在观察和比较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以《观察水果》一课为例 张蒙[1];张莉[1];李亚[2] (5-8)

基于思维可视化工具包培养批判性思维 袁茗玮[1] (8-12)

培养学生模型建构能力的探索——以《地球的内部》教学为例 董宇[1] (13-15)

课堂教学培育学生理性精神的策略——以《冲出地球》一课为例 应从祥[1] (16-18)

柑橘凤蝶的一生 陈佳琪[1];陈花[1] (18-18)

任务驱动探究活动中思维能力的培养——以《点亮小灯泡》教学为例 鲍秋洋[1] (19-21)

四链递进:指向思维进阶的课堂研究——以《认识棱镜》教学为例 裘亚飞[1];费许峰[2] (22-24)

基于深度学习理论教学“光的传播” 吴芝露[1] (25-27)

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探究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杨春娜[1];苏芳[1] (28-31)

中华猕猴桃 毕筱茹[1] (31-31)

大象版小学《科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编写说明及教学建议 许飞[1] (32-36)

“豆包”在教学《认识太阳》时的应用 任立冬[1] (37-39)

兔子观察笔记 严云曦[1];吴玉[1] (39-39)

在“热”单元教学中培养学生证据意识 李溯源[1] (40-42)

概念进阶的课堂观察实践——以《声音的产生》一课为例 曹阳[1] (43-45)

科学探究中搭建数字化学习支架的实践 徐春明[1] (46-48)

自然笔记开启奇趣探索旅程 高云[1] (49-51)

直面学生,让课堂更有科学味——以《认识棱镜》教学为例 潘习武[1] (52-53)

基于学生前概念的科学教学——以《热在水中的传递》为例 倪佳彬[1];任忠华[2] (54-56)

人工智能助力科学课主题情境创设 杨鹏勇[1] (57-59)

基于理性思维培养的“做思科学”教学策略 吉琳[1] (59-61)

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的设计与实践——以“莲花湖水质改善的秘密”项目为例 方梦慧[1] (62-65)

融入设计思维的单元项目化学习重构——以“热”单元为例 夏彬彬[1] (66-69)

指向“系统与模型”的校本课程设计——以《卡伐利亚树消失的秘密》为例 杨贺[1];郭晓丽[2];孙慧芳[3] (70-73)

跨学科概念视域下的课堂教学实践——以《灭绝的远古动物》两次试教为例 郭思思[1] (74-77)

一品红 蓝振[1];潘楚垚[1] (77-77)

四季循环实验改进 吴杨[1];高荣平[2] (78-80)

“叶子与光的秘密”实验优化 赖明霞[1] (81-82)

“产生气体的变化”实验改进 张超杰[1] (82-83)

浅谈虚拟实验在科学课堂的应用 王婷[1] (84-86)

例谈科学探究材料的优化策略 杨帆[1];高伟[2] (86-88)

跨学科学习课程设计及反思系列(1):观察并画出蚂蚁 高云峰[1] (89-92)

鱼腥草 傅思远[1] (92-92)

2024年小学科学优质课展示活动 李铭秋[1] (93-93)

2024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总决赛 (93-93)

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专家委员会成立 (94-94)

第八届全国科技馆辅导员大赛全国总决赛 (94-94)

中丹教育大会关注自然教育 (95-95)

温州聘请82位中小学科学教育首席导师 (95-95)

第二届刘默耕科学教育思想研讨会 (96-96)

第十二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创新大赛 (9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