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承
Inheritance & Innovation
曾用刊名:广西党史
简 介:本刊以高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多角度、实事求是地记录和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为各级领导提供决策参考,为改革开放提供借鉴,展示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各行业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光辉成就,发挥“历史、资政、育人”的社会功能。
- 主管单位: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
- 主办单位: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百色干部学院
- 创刊时间:1991
- 出版周期:季刊
- 地址:广西百色市百东新区聚贤路1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9086
- 国内统一刊号:CN 45-1357/D
- 邮发代号:48-537
- 单价:
- 总价:
2024年 第3期
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理论价值及丰富内涵
庄严[1]
(4-10)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视域下新质生产力赋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路
王佳[1]
(11-17)
李嘉图派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路径
康玉垚[1];李心怡[1]
(18-22)
马克思主义总体方法论“教育——实践”化探微
杨俏丽[1,2]
(23-27)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融通共进
耿静红[1]
(28-34)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红色资源的利用——以韶山革命纪念地为例
李玮梅[1];杨亚雷[2]
(35-40)
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少数民族国家认同构建——以中央民族访问团为中心的考察
黄梁[1]
(41-49)
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变”与“不变”
杨易辰[1];章征科[1]
(50-57)
资源整合视角下机关党建品牌创建——以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一体两翼“红色步道”为例
席军良[1]
(58-62)
党的政治领导力对哲社学术期刊的引领作用
唐玉萍[1]
(63-67)
“行动学习+”项目模式赋能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以北海市为例
袁涛[1]
(68-75)
普列汉诺夫的文化理论及其对列宁文化思想的影响
靳帅帅[1];武汉大学[1]
(76-81)
全媒体时代历史虚无主义在高校传播的特点、危害及对策研究
刘俊清[1]
(82-88)
先秦诸子政治伦理思想的多元视角、不同偏好及内容融通
张师伟[1]
(89-94)
基层治理法治化创新的基本价值导向与路径选择——基于百色市的实证研究
黄成春[1]
(95-100)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职业教育适应性基调、传承与创新
暴晓娣[1]
(101-107)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生态旅游与审计理路
刘艳侠[1];刘炳献[1];王洋[2]
(108-114)
乡村振兴促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政策探究
姚贱苟[1];颜奥[1]
(115-124)
广西百色干部学院简介
(126-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