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12-2013)、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
简 介:《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苏州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双月刊,现为“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全国高校精品社科期刊”和“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苏州大学
- 创刊时间:1906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苏州市东环路50号440信箱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4403
- 国内统一刊号:CN 32-1033/C
- 邮发代号:28-50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1期
人文经济学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耦合互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董慧[1]
(1-9)
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理论构建的三重维度
苏培君[1]
(10-18)
协同视域下长三角金融科技与绿色金融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
吴成颂[1];殷文星[2]
(19-32)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产业政策转型研究——以江苏为例
凌永辉[1];刘志彪[1];孙瑞东[1]
(33-43)
中国实现全民医保的政策基础和制度创新
杨燕绥[1,2];秦勤[2];杨永恒[2]
(44-55)
由“双线并行”到“闭环联动”: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
祝建华[1]
(56-67)
《刑事诉讼法》修改背景下被告人法庭调查程序的完善研究
张吉喜[1]
(68-78)
回顾与展望:刑事辩护制度修改的系统方案
刘仁琦[1]
(79-88)
刑事诉讼证人作证制度的层级化改革
聂友伦[1]
(89-99)
解构负外部性:撤销原判发回重审的功能外溢与规范回归
李佳威[1]
(100-111)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理与路径
张夏恒[1,2]
(112-122)
智能制造促进中国制造业新质生产力形成——一项探索性案例研究
夏天添[1,2]
(123-133)
《魏叔子文集》编次体例及其文体学意义
何诗海[1]
(134-141)
明中叶七律宗向与复古诗学演进
孙学堂[1];王春翔[1]
(142-151)
移动数字社交平台的媒介化交往悖论
曾庆江[1]
(152-162)
表演型人格倾向对社交媒体使用行为的影响
赵云泽[1];薛婷予[1]
(163-173)
交往语境中的社交机器人:技术逻辑视角下机器人格建构
韩秀[1];张洪忠[2];斗维红[3]
(174-182)
明清牙税的衍变、治理与改革
陈士银[1]
(183-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