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Xiamen University (Arts & Social Sciences)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14)、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24)
简 介:本刊是厦门大学主办的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刊物。一向坚持正确的理论导向,坚持以学术为重、社会效益为重的办刊宗旨,贯彻双百方针,在整体构思方面力求展现严谨、科学、客观的特色。内容上包含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注重反映理论前沿和学术热点,多年来保持较高的摘转率。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厦门大学
- 创刊时间:1926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南路422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0438-0460
- 国内统一刊号:CN 35-1019/C
- 邮发代号:34-7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1期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40年发展的逻辑理路
冯刚[1];王珺颖[2]
(1-9)
解蔽“抽象统治”:《资本论》及其手稿中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系统性批判
胡芳[1];杨月荣[1]
(10-22)
马克思恩格斯民族复兴思想的内在尺度和论域特征
杨旭[1]
(23-32)
论“三个历史决议”话语体系建构的基本逻辑、主要特性与价值意蕴
杨才林[1];吴冠儒[2]
(33-46)
论中国国际海洋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
施余兵[1];庄媛[1]
(47-59)
中国数字经济细分产业税收贡献测度研究
张少华[1,2];陈鑫[1];张少军[3]
(60-74)
劳动强度与区域经济增长——一个农村劳动力价值低估的政治经济学视角
徐春华[1]
(75-88)
我国政府财务报告审计的需求与供给研究
张国清[1];孔庆格[1];陈晓锋[1]
(89-101)
朱家骅与全面抗战时期国民党台湾党务工作的得失
许浩[1]
(102-113)
能源安全和低碳转型背景下的全球气候博弈与“非常规”贸易摩擦
林伯强[1];赵恒松[1]
(114-122)
碳达峰碳中和与经济发展协同的最优碳减排路径
刘泓汛[1];杨竞男[1];高金凤[1]
(123-136)
基于脑机接口的人机交互方式演进与人机传播研究
段鹏[1];朱雨晴[2]
(137-146)
精准性对短视频广告态度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赵振祥[1];王超然[1]
(147-156)
百年中国话剧视域下东北朝鲜族话剧史论
逄增玉[1]
(157-166)
被看的人类:科幻电影创意视野下的逆向观察
黄鸣奋[1];许哲敏[1]
(167-177)
从“和”到“战”:日俄战争时期日本新闻界的舆论导向及其影响
赖雅琼[1]
(178-191)
民国时期侨务政策的主题与变迁研究——基于Python的政策文本量化分析
焦建华[1];耿嘉岐[1]
(19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