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社科论坛
Tribune of Social Sciences in Xinjiang
该刊已选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1999)
简 介:本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双百”方针,注重理论创新,恪守职业道德,立足新疆,面向全国,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为重点,全面反映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各科的最新学术成果,侧重反映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研究成果,突出新疆地方民族特色。
- 主管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主办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创刊时间:1989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乌鲁木齐市黑龙江路75号新界大厦B座20楼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1-4741
- 国内统一刊号:CN 65-1146/C
- 邮发代号:58-136
- 单价:
- 总价:
2024年 第5期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理念、逻辑意蕴及实践理路
李唐[1];张军成[1]
(5-12)
在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中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理论特质
杨志超[1,2];刘清[1]
(13-18)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逻辑、核心要义及价值意涵
马松红[1];郭亚楠[1]
(19-25)
数字基础设施对新疆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郭辉[1,2];李建宏[1]
(26-36)
利用中欧班列优化新疆对外贸易结构的对策思路
原帼力[1];方丽丽[1]
(37-47)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新疆冰雪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困境与路径
刘圣泽[1,2]
(48-56)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新疆红色文化的价值意蕴
赵莉娜[1,2]
(57-63)
文化润疆背景下新疆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
王楚楚[1];王恩春[2]
(64-70)
繁荣影视文化助力新疆乡村文化振兴的认识思考
胡译方[1]
(71-77)
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生态振兴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及实践路径
李博[1];刘术刚[1]
(78-84)
城市更新中的现代艺术赋能、中华文化赋魂研究
金荣[1]
(85-91)
“双碳”目标赋能能源法治人才培养:逻辑审思、现实堵点与实践进路
唐欣然[1];陈星宇[2]
(92-98)
人工智能赋能高校“大思政课”的实践路径
冉惠娟[1];杜雁芸[2]
(99-105)
运用大历史观讲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三重维度论析
王汐牟[1]
(106-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