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Liaoning Teachers College: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简 介:本刊注重学术,坚持开放,结合实际,突出特色,为基础教育服务,为师专发展服务。
- 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创刊时间:1999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辽宁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8-3898
- 国内统一刊号:CN 21-1394/C
- 单价:
- 总价:
2024年 第6期
浅论福泽谕吉的文明观——以东方主义为视角
吴云凯[1]
(1-4)
解析柏拉图关于“虚假的快乐”的论证
刘军毅[1];陈经富[1]
(5-7)
构建“快乐文化”多元体验基地促进文体旅商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以铁岭市为例
张磊[1]
(8-10)
乡村振兴背景下铁岭市乡村文旅融合发展路径分析
张文英[1]
(11-13)
魅力马头琴,悠扬传承曲——马头琴艺术研究
杨真[1]
(14-16)
生活美学视角下审美器物的审美文化意义研究——以朝阳博物馆藏北宋贴塑蝴蝶结影青执壶为例
仇睿[1]
(17-19)
提升沈阳西塔文化街区品质建设民族特色文化街区
罗中男[1];闫冰[2]
(20-22)
事业单位涉密文件管理中的风险识别与防范策略
张宏斌[1]
(23-27)
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探析
吴晓亮[1];董艳莉[2];贾文文[1]
(28-30)
以教育制度创新为抓手促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实践研究
于浩淼[1]
(31-33)
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实践研究
李琳琳[1]
(34-36)
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
刘力贺[1]
(37-39)
数字化教学视域下提升师范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实践路径研究
张娜[1]
(40-42)
高职英语混合式“金课”的建设研究及实践探索
肖越[1]
(43-45)
教师反馈结合批改网反馈对艺术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影响的研究
韩薇薇[1]
(46-49)
浅析韩国语精读课程“绿色课堂”的构建与设计——以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应用韩语专业为例
王思洋[1]
(50-52)
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韩语专业建设探讨
崔瑛[1]
(53-55)
学校美育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郑志平[1]
(56-58)
课堂革命视角下小学教育专业内涵发展研究——以教师口语课程教学改革为例
都昕蕾[1]
(59-61)
基于加涅教学设计理论的适应性学习交互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
常娜[1]
(62-64)
高职音乐课程融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创新教学探索
徐华[1];马竞鸿[1]
(65-67)
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分析
王栋臣[1];蒋培[1]
(68-70)
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李冰[1]
(71-73)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探究
南岳[1];李永明[1]
(74-75)
黄炎培职教理念与高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探究
邵兵[1];孔艳君[1]
(76-78)
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共同体”建设研究
王丹丹[1]
(79-81)
高职院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教育引导对策研究
王红梅[1]
(82-84)
高职院校应对毕业生“慢就业”现象的实践路径探析
侯欣彤[1]
(85-87)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
吴迪[1];史素文[1]
(88-90)
“互联网+”视域下高职院校实习学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工作探究——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
于莉莉[1]
(91-93)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劳动教育实践路径
盖守双[1]
(94-96)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以抚顺市为例
赵焱[1]
(97-100)
乡村振兴背景下“听—说—读—写”整合教育对幼儿语言沟通能力的培养
董英伟[1]
(101-103)
新时期高校思政“四驱联动五维一体”乡村振兴人才培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谷中岩[1];胡成森[1];霍艳飞[1];刘天文[1]
(104-106)
社区资源共享模式下的老年艺术教育创新研究
蒋丹[1];叶露[1]
(107-109)
辽宁省高校举办老年大学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马艳郡[1];杨焕鹏[1]
(110-112)
产教融合共同体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研究——以与铁岭缘园文化传媒传播有限公司校企合作为例
魏秀萍[1];胡古月[1];孙玉荣[1]
(113-115)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社会工作专业实训模式的创新实践
余晶[1];王海波[1];翁洁[1]
(116-118)
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策略
朱永玲[1]
(119-121)
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的理论框架与实践研究
初云峰[1]
(122-124)
“服务育人”视角下的高职院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研究
孙哲[1]
(125-127)
凌源皮影艺术的校园传承:创新实践与非遗文化发展
李晓月[1];宋志春[1];王雪源[1]
(128-130)
激励视角下高校教师科研诚信行为引导机制探索
焦丽梅[1];石清[1]
(131-133)
科教融汇、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科研成果落地转化的探究
陈建军[1];陈雪娇[1]
(134-137)
高职院校财政项目建设质效管理实践研究
施全艳[1]
(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