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与传播评论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Review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19-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4-2016)、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
曾用刊名: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简 介:本刊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武汉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其前身是1930年创刊的《国立武汉大学文哲季刊》,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列举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中国高校双十佳社科学报”、“全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类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湖北十大名刊”、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和“名栏工程”入选期刊。主要开设哲学、文学、历史学、新闻传播学等栏目。宗旨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繁荣学术事业,开展学术争鸣,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
- 创刊时间:1930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湖北武昌珞珈山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5443
- 国内统一刊号:CN 42-1900/G2
- 邮发代号:38-340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5期
数智时代新闻传播学科的创新性发展
吴世文[1,2]
(1-1)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宣传纪律形成研究
赵建国[1]
(5-12)
策略性叙事视域下全球气候传播的“南方转向”
史安斌[1];唐婧溦[1]
(13-23)
主体性构建与异质性转移:残障者短视频实践路径及其内在逻辑研究
沈霄[1];郭沛豪[1]
(24-37)
幻想何以启迪现实:基于科幻电影的幻想媒介考察
李鑫斓[1];许丽霞[2];周韧[3]
(38-49)
传播修辞学的嵌入:修辞作为风险本体的生成装置——以缅北诈骗的媒介报道为研究样本
姜洪伟[1];袁梦[1]
(50-64)
媒介化理论核心概念“互型”的生成逻辑及其困境
王豪[1]
(65-76)
场景视域下的网络社群成员身份建构研究
陈波杨[1,2];金泽[3]
(77-89)
中国城市文化场景韧性表现模式研究
林馨雨[1]
(90-103)
异质性品牌形象与沟通策略的匹配效应研究
张珊[1];薛晋[1];韩溦[1]
(104-115)
表情包—广告文本一致性与广告诉求对社交媒体广告用户转发意愿的影响研究
李晓[1,2];黄思琢[1];李林[2]
(11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