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04月01日 星期二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Journal of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

曾用刊名: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长春师范学院学报;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简  介:本刊于1982年创刊,现已与全国500余家学术刊物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其办刊宗旨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百家争鸣,为我国社会科学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 主管单位:吉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长春师范大学
  • 创刊时间:1982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长吉北路677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7602
  • 国内统一刊号:CN 22-1409/G4
  • 邮发代号:12-326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1期

“高句丽渤海研究”专栏开栏语 郑春颖[1] (1-1)

集安麻线高句丽碑的研究回顾及再思考 魏存成[1,2];孙颢[1] (2-13)

金代渤海遗民研究回顾与展望 姜维公[1];吴诗玙[1];黄为放[1] (14-18)

当代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内容生成及形塑策略 申思达[1];张悦[1] (19-24)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目标的历史演进 王英权[1] (25-28)

对相关主义无限性的解蔽——一种新的本体论重塑 张国龙[1];韩秋红[1] (29-34)

论数字资本主义的劳动剥削及其消解路径 包宇涵[1] (35-40)

马克思、海德格尔对现代性批判的比较研究 高岩[1];胡振江[2] (41-45)

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内生机制和现实指向 郑梅萍[1,2];杨林香[2] (46-51)

人类文明演进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世界意义 荀艺茁[1] (52-55)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维阐释 房子蔓[1];张光存[1] (56-59)

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生态振兴: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冉永春[1];陈晶晶[1] (60-65)

论精怪概念流变与器物精怪的诞生 杜晓宇[1] (66-71)

吉林巴彦鄂佛罗边门防御钤记释考 周玥[1];李想[2] (72-75)

中央苏区文化研究的基本特征、热点议题与未来展望——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徐翔鹏[1] (76-86)

以人民为中心:纪录片《民主东北》的创作实践 贺庆玲[1] (87-91)

会话构式“什么呀”的功能表达及固化过程 潘晓军[1] (92-98)

交互主观与虚拟互动:话语标记“谁懂”的演变路径及动因 江蓉蓉[1];王建军[1] (99-105)

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叛逆——《两年的假期》中译本对比研究 齐蕊[1];亓迪[1];王雨奇[1];张玉婷[1] (106-110)

矿山工程用语词法模式及特征研究——以《矿山用语集·各工厂篇》为例 董冰华[1];胡玲[1] (111-115)

卞孝萱对唐传奇研究的贡献论析 贾彦彬[1] (116-120)

沈亚之及其创作探赜 葛成飞[1] (121-124)

民国诗话中的韩愈诗歌接受研究 杨应欣[1];杨明珠[2] (125-131)

Web 2.0时代下“网络鲁迅”衍生文本研究 韩燕红[1];李子涵[2] (132-136)

中国文学在英国的早期传播与变异研究——以小说与戏剧为例 杨烨[1];毕兆明[1] (137-140)

从《罗生门》看人性之恶 李艳[1] (141-147)

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培育策略探析 张浩瑜[1] (148-152)

教育家精神融入师范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 杜今朝[1];任传华[1] (153-156)

吉林省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孙强华[1];孟鹏涛[1] (157-161)

高校“大思政课”的内涵、特征和建设路径 王洪杰[1];刘浩[2] (162-165)

中国故事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策略探究 宿秀平[1];郭笃凌[1] (166-169)

大学英语“五位一体”课程思政体系构建与实施路径 靳成达[1] (170-174)

智慧教育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数字化转型路径探析 李静[1] (175-178)

新型主流媒体价值引领的理论内涵、作用机制与实现路径 王琦[1];赵文妍[1] (179-183)

接受与期待:接受美学视阈下国产漫改电影改编策略 于雅诗[1];陈柏鑫[2];钟磊[1] (184-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