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Sciences of Conservation and Archaeology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12-2013)、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
简 介:《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办刊宗旨:以创新和实用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并重为原则,注重报道国内外文化遗产科技保护和利用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为广大文物工作者与爱好者提供学术研究和技术交流的平台,促进现代科技和传统工艺在文物保护和科技考古领域中的应用,为推进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以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为专业特色,主要报道文物保护、文物修复、科技考古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应用经验,反映国内外同领域研究中的新进展和新动态,重点介绍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主要栏目有研究报告、工作简报、论坛、知识介绍、科技信息、通讯等。
- 主管单位: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广播电视局、上海市文物局)
- 主办单位:上海博物馆
- 创刊时间:1989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上海市龙吴路1118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1538
- 国内统一刊号:CN 31-1652/K
- 邮发代号:4-699
- 单价:
- 总价:
2024年 第6期
青铜器“粉状锈”倍半碳酸钠脱氯转化过程监测及脱氯效果评价研究
成小林[1,2];李沫[1,2];王京[3];杨琴[1,2];张然[1,2]
(1-10)
还原气氛下低温等离子体去除青铜粉状锈的初步研究
龚钰轩[1,2];夏金涛[2];李超洋[3];杨旭鹏[4];李家星[2,5];孙福维[2,5]
(11-18)
一种青铜文物馆藏环境温湿度控制的风险评估方法
陆凯[1,2];李丹丹[1,2];闫莹[1,2];周浩[3,4];吴来明[3,4];蔡兰坤[1,2]
(19-26)
广州地区汉墓出土青铜器腐蚀机理研究
吕良波[1,2,3]
(27-40)
山东蓬莱明清时期近海出土铁锚锈蚀产物与锈层结构研究
刘莉[1];王奕舒[2,3];马清林[4];雷雨声[2,3];龙莎莎[2,3];袁素珍[5]
(41-53)
玉泉铁塔表面腐蚀机制及腐蚀演变过程的初探
刘雪刚[1];张杨[2];陈华[1];张琼[1];丁山[1];王明强[3]
(54-64)
流体气相膜对室外大型铁器文物封护研究与实践——以明清古代火炮为例
孙成智[1];蔡斌[1];李永利[2];赵柏东[2]
(65-78)
辽宁盖州青石岭山城出土铁器的脱盐保护处理研究
张红燕[1];杨小林[2];王飞峰[1];黄希[1];韩化蕊[1];郭正臣[1];张惠[1];李汉召[1]
(79-90)
沉船饱水考古木材内外部位降解特征研究
李仁[1,2,3,4,5];张治国[6];金涛[7];孙满利[1,2,3];铁付德[1,2,3];殷亚方[4,5]
(91-102)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研究考古土壤老化对文物中蛋白胶结材料鉴定的影响
马珍珍[1,2,3]
(103-110)
北白鹅墓地出土席状编织物的鉴别与研究
卢蕾[1,2,3];温睿[1,2,3];李仁[1,2,3];吴妍[4];南普恒[5]
(111-118)
甘肃省博物馆藏“南北朝锦靿绣靴”的保护修复研究
赵喜梅[1]
(119-127)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汉代金银饰铁带钩保存状况的科学研究
吴娜[1,2];张月玲[1,2];张鹏宇[1,2];刘薇[1,2];王克青[1,2]
(128-137)
新华日报馆所用纸张(1938—1947)的分析研究
马乐[1];李慧[1]
(138-148)
陇东地区砂岩石窟病害区域特征研究
孙满利[1,2];曹张喆[1,2];沈云霞[1,2];尚雪健[1,2];罗怡[1,2]
(149-163)
上海地区先秦时期动物考古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董宁宁[1];朱旭初[1]
(164-172)
文物保护与修复用硅酸盐质材料应用研究进展
沈若灿[1];王秀峰[1]
(173-183)
古代纸质文物纤维组成分析方法概述
杨讴蓼[1];蔺子涵[1];易晓辉[2]
(184-192)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24年全年分类总目次
(193-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