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04月01日 星期二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榆林学院学报

榆林学院学报

Journal of Yulin University

曾用刊名: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简  介:《榆林学院学报》创刊于1991年,(原名《榆林师专学报》、《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正式向国内外公开发行,2004年,随着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榆林学院,学报亦更改为现名。《榆林学院学报》作为由榆林学院主办的一份学术期刊,以学术性、创新性、应用性为自己追求的品格,努力体现理论创新、文化创新、技术创新,自觉寻求科学理论技术成果为当地社会经济文化事业发展服务的途径。 本刊一贯重视刊发有新见的学术文章,也重视刊发研究陕北地方文化和陕北经济发展的理论文章,本刊特别是以陕北文化研究和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研究为自己的特色栏目。本刊自创刊以来,一直受到上级部门和院党委、院行政的重视关怀,受到校内外学人的大力支持,使我刊的综合质量不断提升,社会影响日益扩大。

  • 主管单位:陕西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榆林学院
  • 创刊时间:1991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陕西省榆林市崇文路51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8-3871
  • 国内统一刊号:CN 61-1432/C
  • 邮发代号:52-230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1期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教育数字化的价值体现和实践 朱海燕[1];张兆鹏[1];谢大欣[1] (1-5)

数字普惠金融对西部地区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 高岳林[1,2];朱晓琴[1] (6-16)

数字经济时代下企业创新创业新范式探索 孔令桂[1] (17-20)

皖北与陕北汉画像石中鸟图像的比较分析 王猛[1];刘雨[1] (21-27)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体系建构及启示 卢雪[1] (28-3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对乡村文化建设的探索及其当代启示 石培玲[1];刘呈睿[1] (34-39)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贡献 王向民[1] (40-44)

文化自信语境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策略 张克兰[1] (45-49)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内在逻辑的实践视域解读 白利军[1] (50-55)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哲学阐释、科学内涵与价值意蕴 尹晶晶[1] (56-62)

超越结构与行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现实困境与发展理路 张杰[1] (63-67)

《讲话》前延安女性作家作品中的风景与延安形象建构 马海娟[1];郭欣艳[1] (68-74)

何以成灾、如何救援与怎样重建——论新时期以来灾害报告文学中的精神反思 张瑶[1] (75-80)

“悌”的观念形成及其学理建构 彭鹏[1] (81-88)

西方主流媒体两会报道中的中国形象构建 李焱[1];刘志娟[1] (89-97)

基于Citespace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胡芳肖[1];杨灵姬[1] (98-107)

基于数据驱动的陕西省高质量发展测度研究 刘江源[1];张靖[1] (108-117)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乡村生态振兴的路径探析 邓丽君[1] (118-124)

科技期刊优化发展路径——基于权威科技期刊撤稿现象的分析 李利霞[1] (125-128)